机器人教育能给孩子带来什么,为什么都在学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公益抗白 http://pf.39.net/bdfyy/zqbdf/180415/6169124.html

不是特别了解机器人教育的家长可能会觉得,它是可有可无的一种存在!无非就是孩子喜欢玩玩而已,和我们实际生活也没有太多关联,还不如学学舞蹈、英语,至少还算一项技能,在节假日时还能登台一展风采。

那机器人真的存在感这么弱?我们往下看。

其实,如果你站在全球教育的角度来看,机器人教育在发达国家已经流行很多年了。

只不过在我们国家,就像20年前的计算机一样,起步得比较晚而已。

机器人教育,作为“STEAM”综合学科教学模式最好的教学方式,在美国、法国、英国、日本早已经列为了K12教育的必学课程。

机器人课程究竟是什么呢?机器人教育它教给孩子那些东西呢?

简单概括一下,机器人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地培养2种思维、3个习惯和4项基本能力

2种思维

机器人教育通过项目制教学,能培养孩子各种人工智能时代必备的能力,还能通过编程思维和综合性思维的培养,帮助孩子建立面对未来的好习惯。

①编程思维

是一种人工智能时代的必备思维,通过编程课程来让孩子学会代码控制机器,培养孩子的机器打交道的能力。

培养孩子与机器打交道的能力

培养孩子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能力,是一种无限递归解决问题的方法论。

培养孩子的数据思维。

②综合性思维

简单来说,机器人涉及到信息技术的多个领域,融合了机械、物理、电子传感器、计算机软硬件及人工智能等众多先进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是发展他们的综合性思维。

课堂上,老师不断向孩子提出点燃创造力的开放性问题;

通过项目与场景建立知识点的相关性;

反复探求问题的本质;

多角度,多维度掌握知识点(通过故事、现实场景联系和实体搭建来帮助孩子对知识点建立多维认识感知)

在思维发展的同步过程中,它们还能帮助孩子建立很好的学习习惯。

3个好习惯

①积极思考

通过回答开放性的问题,孩子会建立健全的思考体系。

比如,“风车”课。

孩子们学习了风力驱动风车的原理,老师还会进一步提问:

“风能吹动大风车,那么风还有什么其他用途吗?”

“小朋友还知道什么方法能产生风吗?”

“我们想用风为我们做点什么呢?”

这样的问题都是开放性的,孩子在积极回答的同时,也会养成思考的习惯。

②主动学习

现在很多家长都很焦虑,大部分孩子上学后做作业都要靠催,好像作业是为爸爸妈妈做的,而来上课的小学员课堂的积极性都很高,因为机器人课堂倡导孩子在“玩中学、做中学”,知识点的讲解都会通过故事、现实场景联想、实际搭建来帮孩子建立多维认知。

孩子在主动思考、积极回答问题和完成项目的同时建立了较强的自信心,孩子将通过不断的成就反馈建立主动学习的习惯。

③勇于探索

在孩子设计搭建编程机器人时,完成一个模块搭建或者处理一个动力驱动时,都有可能出现不同解决问题的路径,老师在不断鼓励孩子尝试和试错的同时,帮助孩子建立敢于探索的习惯。

4种基本能力

机器人课程一般是项目制的,每节课都是围绕一个项目开展教学。

如此教学的目的:

第一、创造与创新的能力

对于孩子来讲,特别是3-16岁阶段,是孩子认知方法的重要养成阶段,也是孩子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

这个时期的孩子学习机器人,可以通过积木搭建和组装生活中常见的事物,锻炼孩子双手配合能力和空间感,激发他们的好奇心,积极思考,手脑协调。

第二,培养孩子的团队协作能力

在机器人学习过程中,孩子们在日常的作品搭建时,通常是几个小伙伴共同努力协作完成,在机器人的各类竞赛中,许多项目通常也是需要他们团结一心,共同努力才能获得好的成绩,斩获奖牌。

在协作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孩子们的团队协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第三,批判性思维额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机器人课程的学习,熟悉生活中的各种规律,发现其中的科学奥秘。

在机器人的搭建过程中了解其中的组成构件之间的逻辑关系,思索如何让作品更加合理,通过简单的程序模块,了解编程逻辑,并结合搭建使作品完成指定的任务,更好地锻炼和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第四,帮助孩子建立目标责任感和专注力。

机器人课程,每节课都有一个课程目标。

孩子要通过所学零配件知识,快速找到完成目标的零配件、快速找到动力组件和连接工具,然后根据所学搭建、动力和编程原理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任务目标。

长期能够在有效的时间内完成目标任务,形成解决问题的正反馈体验,这样的孩子会更有责任感,也更乐观。

另外,许多家长之前会抱怨自己的孩子:

写作业,有点风吹草动就分神;

上课不专心听讲,小动作还特别多;

一件事没做完,又去干别的事...

这些让人“头疼”的小毛病,其实都是跟专注力不足有关。

但当孩子看到积木,动手搭机器人后,就挪不开脚了。一玩可以一两个小时。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们拼房子,军事基地,迷宫,游乐场........这其实就是一种专注力的训练。

专注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能力,而是需要不断训练和培养的。当孩子掌握了专注力的这一项技能,就解锁了其他各种各样的技能。

面向未来的通道

年7月20日,国务院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了人工智能已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应逐步开展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建设人工智能科学,培育复合型人才,形成我国人工智能的人才高地,可见机器人在未来科技预测中备受瞩目!

高等学府开始“机器人工程”专业时代

随着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发布,东北大学、湖南大学等几十所高校也相继开设了机器人工程专业。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数百家院校开设机器人类人才自主招生报名渠道,由此可见机器领域人才的备受重视,我国的科技教育也正慢慢演变成主流教育发展趋势。

年如下24所高校开立了机器人工程专业。

1.东北大学机器人工程T工学四年

2.湖南大学机器人工程T工学四年

3.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机器人工程T工学四年

4.辽宁科技学院机器人工程T工学四年

5.沈阳科技学院机器人工程T工学四年

6.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机器人工程T工学四年

7.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机器人工程T工学四年

8.哈尔滨华德学院机器人工程T工学四年

9.常熟理工学院机器人工程T工学四年

10.南京工程学院机器人工程T工学四年

11.三江学院机器人工程T工学四年12.安徽工程大学机器人工程T工学四年13.安徽三联学院机器人工程T工学四年14.南昌理工学院机器人工程T工学四年15.山东管理学院机器人工程T工学四年16.武汉商学院机器人工程T工学四年17.广州大学机器人工程T工学四年18.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机器人工程T工学四年19.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机器人工程T工学四年20.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机器人工程T工学四年21.广西科技大学机器人工程T工学四年22.重庆文理学院机器人工程T工学四年23.西安文理学院机器人工程T工学四年24.西安航空学院机器人工程T工学四年

(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删除)

机器人专业新纪元时代将正式开启!

不久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式发布13个新职业。

13个新职业分别是:

1: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

2: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

3: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

4:云计算工程技术人员

5:数字化管理师

6: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

7:电子竞技运营师

8:电子竞技员

9:无人机驾驶员

10:农业经理人

11:物联网安装调试员

12: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

13: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

纵观这13个新职业,可以发现:它们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领域,由人工智能、最新的数字技术催生出来。

人工智能时代,一场世界性的人工智能战役已经打响。新一代科技人才的培养是决定国家竞争力的关键。

对于我国来说,未来人工智能人才缺口巨大,急需培养大批的人工智能人才,所以才有了从小学到初高中再到高校的一系列倾向于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政策。

而对于家长们来说:要怎么样才能让孩子在人工智能时代的成为引领者呢?

答案就是:接受机器人编程教育,方能让孩子学在现在,赢在未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8099.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