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六郎镇风起小镇见振兴

即便天空下着初秋的细雨,陈源源的乐摘园内,依旧还有不少游客,在大棚里享受着采摘乐趣。

“这阵子因为下雨天,客源少了不少,平日里遇上高峰期,一天要来好几百号人。”趁着雨天,在大棚里忙着田管的陈源源如是说。

学护理专业的陈源源,自己戏称是子承父业,毕业后并没有穿上白衣大褂成为一名护士,而是在芜湖市湾沚区六郎镇,当起了“新农人”,专门从事葡萄种植。

眼下正值葡萄上市,不少游客前来体验采摘。湾沚区委宣传部供图

芜湖市湾沚区六郎镇,紧挨青弋江、水阳江和昭义河,丰沛的水域资源,奔流不息的密布水系,是六郎镇独有的特点,因此,六郎镇也被称为“水上慢城”。

同时,镇上还有以“十三官巷”闻名的北陶官巷村、有名列全国五十强的殷港艺创小镇、有千年历史的大港烟波。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慕名前来“打卡”。

随着人气的增多,给六郎镇带来的直接变化就是,农家乐、民宿、采摘园越来越多,陈源源的乐摘园就是其中之一。

从年流转土地,到收获第一茬水果,再到成为远近闻名的种植大户,短短6年时间,陈源源目睹了六郎镇的变化。

她介绍,随着特色小镇的打造,以及特色农业的兴起,游客是纷至沓来,过去游客群体以中老年人为主,如今年轻人居多。现在的六郎镇,各种新兴业态丛生,随之增加的,是当地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机会。

眼下正值葡萄上市旺季,陈源源给记者算了笔账:“大棚里的采摘能从5月份持续到11月份,一年下来,光接待采摘、研学的游客就有7万人次,平均每天用工10多人,去年年产值达到余万元。”

经过几年下来的精心打理,如今的葡萄园被陈源源两口子经营得井井有条,学通讯工程的丈夫负责物联网搭建和维护,自己则负责采摘园的策划和团队接洽,用陈源源的话说,“男主内,女主外。”

成为网红打卡地的官巷村。湾沚区委宣传部供图

和陈源源返乡创业不一样,身为六郎镇益然香木榨文化产业园的一名讲解员,殷燕一直在镇上,原本对传统榨油工艺一点不懂的她,经过多年来的积累,现在成了半个行家,说起六郎镇的木榨文化,头头是道。

记者来到木榨产业园,还未走近,就能听见隐约的吆喝声,循声走去,浓郁的油香立马充斥了整个嗅觉。

“我们这里的木榨油工艺,是四代传承,除了最后的灌装用现代化设备,整个生产过程全部是老手艺,风车去杂、炒锅煸香、入槽碾末……铁杵冲榨、沉淀沥油,哪个环节都重要,哪个环节都是技术活。”对于木榨油的过程,殷燕是如数家珍。

自从加入旅游行业,殷燕也见证了六郎镇从冷清到繁荣的过程。如今她还通过自己的朋友圈,平日里发小镇风情、手工榨油等内容,帮她吸引了不少粉丝。

生态美了、产业兴了、村民富了。近年来,六郎镇立足旅游特色小镇的发展定位,全力挖掘境内旅游资源,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引进文旅项目,提升镇域经济效益,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活水。

目前,全镇拥有4A级景区1家,3A级景区2家,省级特色旅游名村1个,星级农家乐21家,省、市现代农业龙头企业18家,全年接待游客约万人次。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163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