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线多天的滴滴顺风车即将重出“江湖”。6日,滴滴顺风车在滴滴出行APP等官方渠道公布了最新产品方案,同时宣布将于11月20日起陆续在7个城市上线试运营。
对滴滴而言,这无疑是试图告别低谷的重大决策;而对于众多因情感抵触因素而卸载滴滴的用户来说,是否已经放下对顺风车安全性的顾虑?
安全机制待检验
轰动一时的浙江乐清安全事故后,去年8月27日,滴滴宣布下线顺风车业务,从此专注于安全整改。
在这一年多的蛰伏期,滴滴顺风车曾多次被传重新上线。“就是害怕。”今年7月,谈及顺风车业务为何不上线时,滴滴总裁柳青在顺风车下线后首次举办的公开沟通会上表示。
从滴滴顺风车昨天拿出的整改方案来看,顺风车业务被严格限制:试运营期间所有订单仅限于50公里以内的市内中短途,先期只提供5:00至23:00的服务,女性乘客20:00之后无法呼叫顺风车。另外,滴滴顺风车去掉了附近接单功能,司机仅能在常用地点接单,个性化头像、性别、长文评价标签等涉及到用户隐私相关的一切敏感信息永久下线;在接单环节,设立司乘双向确认机制的“防挑单模式”;引入失信人筛查机制,积极探索与第三方信用产品企业合作方式,以便进一步提升用户准入门槛。
如此小心翼翼,但乘客对顺风车的接受度如何?
“顺风车价格实惠,上下班和周末出行都用得上。”在亦庄居住的张柳茵说,以前常用顺风车,现在主要打出租车,偶尔会拼车,“出了事儿后真的不敢坐顺风车了。”
在微博上,“顺风车对女性该有时间限制吗”引发网友热议。有网友指责这是“矫枉过正”,不过更多用户认为在安全问题上谨慎一些很有必要。
对此,滴滴出行总裁柳青昨晚发布微博表达歉意:“作为一位资深女白领,也觉得现在的顺风车产品功能对女同学不太好用;但在安全问题上,是如履薄冰地试运行。”
记者随机采访了十多名女性用户,大部分人都表示,对顺风车持观望态度,希望安全防范机制能经受考验。
顺风车大战重启
滴滴承受的压力远不止舆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