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了他们,狼终于吃上了挂面,大象吃上了

中科医院专家 http://nb.ifeng.com/a/20190821/7612844_0.shtml

1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又到了动物们交配的季节,欢迎收看本期的动物世界,我是赵忠祥……”

不知道多少人对大草原和动物们的认知,是小时候从赵老师解说的动物世界中获取的。但是随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固有的认知被不断的打破。

就例如狼族,其中有灰太狼这样的贵族,拥有自己的古堡、老婆,甚至还有专属羊群和配套草原。

而普通狼族,是住在别人提供的86公顷大房子,吃着众筹来的福利粮,但却住在北京西直门这样的黄金地段,每天接见千里迢迢过来“朝见”的友人。说到这里,我猜脑筋灵活的朋友,已经猜出普通狼族是住在动物园了。

当然了狼族中偶尔也会混入一两个间谍,比如犬界知名:哈士奇,有时就会混入动物园,来一出“以狗充狼”。

图2

当每天一脸严肃的狼族为买票来参观游客们一展英姿时,身边总会出现一只傻乎乎的哈士奇,不断歪头、摇尾、吐舌。而原本严肃的氛围瞬间被傻乎乎的哈士奇带跑,狼族成员的脸上逐渐挂上哈士奇式微笑。

带跑氛围的哈士奇,甚至还会以此为荣,认为自己是最独特的那一个。不仅仅是动物园的墙内有哈士奇混入狼群,墙外也有不少奇葩混入游客之中。

而这些混入其中的奇葩,让9月20号,变成了狼族的至暗时刻,那一天,狼族终于回想起曾经一度被他们所遗忘的恐怖——挂面与青草。

在墙外,一群奇葩来到了动物园里狼族的地盘前,轻轻拉开背包拿出来专门带来的挂面,喂起了狼族平民们,其中还有带孩子来动物园,母子/父子两人一起用草、挂面调戏起可怜的小狼。

图3

而没带挂面的吃瓜群众,似乎也被他们感染,带上孩子就地取材,抓起青菜,也一起调戏起围栏里面的小狼。

图4

可怜的小狼,在耗费无数年好不容易爬上食物链顶端,成为了猎食者,结果进了动物园就被打回原型,成了食草动物、食面动物(还是没煮的干挂面)。

哈士奇都看不下去了,嘶吼:“我可能不是人,但你是真的狗!”

是这些阿姨们不知道狼不吃挂面,不吃青草吗?还是他们不认识动物园墙上挂的“禁止投喂自带食物”几个大字吗?

这些东西,我相信连他们身边的小孩子都明白。他们不是不知道,而是因自身较低的道德标准,所以会非常享受打破规则的快感,享受着独属于他们的体验。

而他们能如此“顺畅”地去体验,也是因为工作人员足够善良,善良到哪怕看着他们做出违背道德的事情,逼着狼吃草、挂面,也依旧和声细语的慢慢劝阻。没有直接正面攻击这些人的道德,更没有去质问家长是不是希望孩子未来也成为被鄙视的低素质人群。

动物园和工作人员的善良,是因为我们待人处物方面的道德标准远高于这些喂挂面的人,同时也没有执法和惩戒的权利。

换句话说,这些低素质人群享受到的快感、特殊体验,都是他们依靠“道德剪刀差”掠夺到的。

传统的剪刀差是指因为生产方式的差异,导致农业被工业掠夺;而“道德剪刀差”,则是因为人群之间生活与自我要求方面的差异,导致正常人群的权利,被低素质人群侵犯、掠夺,但碍于法律、道德等多方面原因,还没办法直接惩罚低素质人群。

在同一类人的魔爪下,大象也被迫吃上塑料袋,而动物园官方只能口头教育,没有惩罚的权利,这类事情用工作人员的话来说是“时有发生”,动物园也只能给大象喂一些促进消化的药物,让他尽快排出。这就是典型的“道德剪刀差”。

图5

喂动物吃挂面、塑料袋的人,不在乎动物的死活,不在乎你我异样的眼神,而因为法律和道德的约束,工作人员也只能口头阻止,可这些人会因为你的三两句就停下吗?

如果在意别人的几句话,早就在目光下停止自己的行为了。他们只会利用“道德剪刀差”让自己继续放肆。

而工作人员只能抱住大象的头,低声请求它的原谅,“人类不全是这样的”,随后塞入嘴中几个药片。随后,动物园的墙越来越高、离游客越来越远。

2

这类奇葩游客,从来都不是个例,甚至可以说是全国各地都随处可见,而且不仅仅“栖息”在动物园中,只不过在其他地方,他们一般不叫游客,也不是隔着高墙去欺负小狼、大象们。

有的人是在宜家,把宜家变成自己家,倒头就睡,顿时鼾声一片,有的人会选择脱鞋上床,甚至脱衣服钻被窝,也有的是拖家带口,专门来宜家睡觉。

公园里面也有拔野菜、摘果子、偷花的人,两手空空的来,回家时带走了一家三口吃几天的口粮。只留下遍体鳞伤的花花草草。

更有人利用苹果等少数企业的“以换代修”政策,故意弄坏已使用过,但还在保修期内的产品,去苹果等少数企业换成新产品,再转手出售成为所谓的“官换机”。

还有无数种类似的场景,表面是奇葩用户,趁着其他机构没注意偷偷摸摸的揩油,但实际上是不想误伤普通用户的机构,被低素质的奇葩用户逼到了墙角,薅的全身上下一干二净,虽然愤怒,但是为了照顾普通用户的体验,只能一直隐忍、退让,直到退无可退。

这部分人,靠着自己低素质掠夺到了足够的好处,演绎了一次薛兆丰老师的言论:“资本是弱者”

3

如果大家曾经去过宜家和多个家具品牌、设计师品牌门店,那你一定就会发现宜家最显著的特点:宜家的家具并不是按照品类、系列进行摆放,往往是模拟使用场景进行摆放,并且几乎从来都没有“损坏赔偿”、“样品勿碰”、“易碎勿碰”的警示,非常欢迎你自行使用、体验家具,也没有人会围住你,开始喋喋不休的推销。

这一切都是为了给用户最好的体验。

毕竟,在电商如此发达的今天,前往实体店的理由中“体验”占比必然会升高,最终实体店主要销售的不会是具体的家具、数码产品,而是体验。

就比如买家具,其实大家考虑要不要买的时候,除了价格,最核心的就已经是体验了。颜色、尺码、造型都可以在网上看到,但根据这些数据、文字描述,有几个人可以完美的把产品带入到自己的家中?

就例如花瓶,如果你在网上看上一款花瓶,你可以轻松的知道它是玻璃材质,是水波纹平口花瓶、底部90mm、口径mm、重约克。

图6

但如果你家里没有尺子或者不在家,你没法确定花瓶的直径能不能安安稳稳的放在你的鞋柜或者某个角落,更没法确定在花瓶自己家氛围和家具中的颜值,也没法准确体验瓶口的宽度能放几朵花。

而宜家这类摆放方式,可以完美解决上面所有疑问,所有使用体验,在宜家中都能实现。

你不需要尺子,不需要明白90mm、mm到底是多大,克到底多沉,你可以直接拿起来,和自己的手掌对比,瞬间你就会知道自己家里某个角落能不能摆放它。你也可以拿起它,在宜家中不同的灯光下去观察,更可以直接用手指测量瓶口的宽度。

我们不需要记下数字,不需要理解数字。只需要拿起来,在最接近家的环境中体验1分钟,这款产品未来在自己家中的样子和使用场景就无比清晰、明确,而且还能发现和自己花瓶非常搭的其他产品。

这就是体验的价值,不仅是花瓶和其他家具,大多数品类的产品在体验方面都是如此。

宜家在家具行业中可以说是体验做的最优秀的品牌之一,不然也不会每年的夏天都吸引无数人来到宜家蹭空调,举家来宜家睡觉,如果没有摄像头,这些睡觉的人可能敢脱光衣服,去0距离感受宜家的床品质量。

在这类低素质人群眼中这并不是低素质,而是他们“聪明”的体现,认为自己是靠个人能力,省下了开空调的电费,和我们在电商平台付款前,发现另一个平台便宜几元一样。

本质上不是为省下的几元而欢呼,更多的是为自己能够发现这个“机会”而狂欢。因此不少人甚至会把这类事情当成谈资,去和身边朋友分享,甚至组团去占便宜。

就例如下面这位,被驱赶几次之后,还主动在社交媒体上宣传自己的事迹。就和狼群中洋洋自得的哈士奇一样。

图7

宜家打造的“家一样”的体验非常成功,但是在体验“家一样的宜家”中,体验的也是整体氛围,但氛围的构成除了产品,还有人,准确的说是其他逛宜家的人。

当几个人躺在一张床上,其他人怎么来体验这张床?你还会觉得宜家有自己家的感觉吗?

而且这种没有得到阻止的另类、极端行为,会诱导其他用户来模仿,甚至是在暗示用户:“你也可以和我一样”,也就是破窗效应,必然会导致周边用户做出类似举动的概率大幅度增加。

如果没有特殊措施,“蹭睡者”是会逐渐增加,进一步影响我们正常逛街用户的体验,继续蔓延下去,最终可能就是劣币逐良币,低素质的人不断破坏体验,来体验的正常消费者人逐渐感到体验环境和整体氛围的恶化,开始减少前来的频次。

最后就只剩一帮来睡觉的人,宜家直接就转型成了宾馆。

哪怕这种低素质蹭睡行为成为全社会热点之后,宜家能做的也只有等用户长时间睡觉后才能去驱赶,根本没有办法提前筛选,面对这些人的花式揩油,宜家也只能等对方伸出魔爪蹂躏半天后才轻柔的反击。

毕竟作为普通消费场所,宜家几乎没办法提前筛选、限制用户,总不能和B站一样,设立答题成为会员才能体验全部功能吧?

(注:B站通过答题考试成为正式会员后才能发送弹幕功能,体验B站的核心功能。)

到时候宜家门口就站满人,都在手机上答题,得分为0-40分的只能远程购买后线下门店外提货;得分为40-60分的用户可以进入宜家,但是不能直接使用并体验宜家的产品;只有60分以上用户才能体验宜家家居。

这个画面想一想都觉得很滑稽。而且最终成本还是转嫁给普通用户,我们普通用户要为部分低素质用户的行为买单。这就是道德剪刀差,我们高素质并且足够善良的人群和企业,最终要承担低素质用户带来的后果。

4

宜家还不是最需要氛围的品牌,奢侈品、艺术展、猫咖、撸猪社之类的线下店面,几乎可以说卖的就是体验,已经不再是某具体商品了。

就例如艺术展,虽然卖的是门票以及观看艺术品的权利,但本质上卖的是沉浸式体验。绝大多数知名艺术品,都是可以在网络中找到高清图片、全景图片,绝对比在人群的缝隙中去看艺术品更清楚。

我上面列举的几类店家,其实比宜家更怕出现低素质用户,如果猫咖里面全是过来只撸猫不买猫粮、不在店内额外消费的用户;奢侈品店里面全是阿姨在高声讨论“傻子才花3万买小皮包,像我们元买个高仿多好呀。”;艺术展里都是疯狂把玩艺术装置,甚至爬上艺术装置去拍照的人。

正常用户的体验是会糟糕到什么地步?

也是因此,猫咖都是明文规定需要先消费才能撸猫,艺术展极少数出现免费并且可近距离接触的展览;奢侈品则是整体装修风格非常高端,服务人员往往会在门口迎接以便控制店内客流,并全程陪同。

虽然店家很难去筛选用户,但这几类更在意整体氛围、用户体验的店家,已经用了各自软硬不一的方法,来尽量拒绝低素质用户的进入和影响。

可依旧还有无数低素质用户源源不断的出现,各种展览总有奇葩非要触摸、偷拿展品,甚至鼓励自己的孩子去做这类事情。

例如17年某地举办风车节,但最终因为大量风车展品被游客拿走,只能提前结束。

图8

“好多游客竟然丝毫不理睬工作人员的阻止,拔了风车就往包里塞,工作人员想拦都拦不过来了,风车被‘顺’走和破坏的情况十分严重。我亲眼看到一个家长手里攥着一把风车,还对孩子说,‘你还没有紫色的,快去再拔一个!’当时我劝她不能随便拿,但人家说就给小孩玩玩,自顾自地接茬儿去摘。”

引用自北京晨报报道《风车节,说好的风车呢?》,记者:郭丹

很多时候就是因为这些低素质用户,摧毁了我们普通用户的体验,哪怕苹果这种级别的企业,也扛不住低素质用户们的疯狂薅羊毛,当初的“只换不修”政策最终就是被故意弄坏设备换新机的人,活生生的逼停了。

在没被注意到的角落,还有无数个“风车节”被低素质用户摧毁,而我们只能和工作人员一起,坐在地上,看着这一片狼藉,长吁短叹。

而这一切的原因,不仅是因为我上面提到的,这类低素质用户认为偷拿、明抢风车、去宜家蹭睡省电费,是靠自己的能力拿到的额外好处。他们是为自己的“能力”开心,而不是风车和电费本身。

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他们道德底线有问题,同时不认为这些行为违背了道德,需要我们不断去提醒。而我们和善良的店家只能在一旁苦笑,最终为他们买单。

劝退、筛选这类低素质用户并不仅仅是店家的责任,我们也要行动,不光要约束自己,更要约束身边的亲朋好友,这是在维护自己的权益,维护所有尊重道德与法律约束用户的权益。

不然,今天是狼被塞一嘴挂面和草,明天是大象被喂塑料袋,后天可能就是你我养的猫猫狗狗被喂耗子药,我们停在外面的自行车、机动车被玩弄。去宜家时,只能看各式睡姿,去看展时,也只能看到被破坏后的一地狼藉。“道德剪刀差”剪了狼、象,更剪了你我。

精心打造的环境中出现卑劣之人,就犹如饭里的砂砾或者出骨鱼片里未净的刺,会给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

图1、图8来自pixabay;图2为微博话题截图图3、4为微博

北京时刻的视频截图图5截图自澎湃新闻、图7为微博用户言论;图6截图自网易严选;动图来自网络,已尽力追溯图片来源,如有问题可以随时联系。

本文作者:张观火,主要将在非工作日,为大家奉上轻松幽默,又不乏观点与思考的内容。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4400.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