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动海上“风车”点亮万家灯火
三峡集团在粤首个海上风电项目投运,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三峡阳西沙扒海上风电项目海上升压站完成吊装。
在阳江市阳西县沙扒南侧海域,三峡阳西沙扒海上风电项目正有序推进并取得新突破。年11月29日,随着首批5.5兆瓦大容量风电机组在阳西沙扒海域并网发电,标志着三峡集团在粤首个海上风电项目进入陆续投运阶段。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三峡沙扒海上风电项目首批机组并网发电,将为阳江、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省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风电带来的蓬勃力量,即将成为照亮万家灯火的光芒。
三峡新能源阳西沙扒兆瓦海上风电项目场址面积约50平方千米,共拟安装55台5.5兆瓦风电机组,总装机容量.5兆瓦,场址中心离岸距离约28千米,平均水深超过30米。自年12月3日项目正式动工建设以来,三峡人克服了海风、高空作业、晕船等困难,在地质条件复杂、水域深、涌浪大、台风频发的南海海域,完成了直径9米、重量近吨的国内最重单桩沉桩、水深超30米的导管架水下灌浆等艰巨的施工任务,历经11个月不懈努力,高质量实现了首批机组并网发电目标。
陆上集控中心完成建设。
海上风电作为安全、稳定的能源供应形式,不仅有巨大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其深藏的社会效益,适应阳江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发展思路。推进三峡新能源阳西沙扒一期海上风电项目建设,是三峡集团贯彻“打造海上三峡,引领海上风电”发展战略,落实广东省“充分发挥广东海洋优势、打造海洋强省”的重要举措。按照计划,该项目将于年底实现全容量并网。项目建成后年上网电量达8亿余千瓦时,可满足约50万户家庭年用电量,与同等规模的燃煤电厂相比,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2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65万吨,可谓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
三峡新能源阳西沙扒一期海上风电项目是三峡集团布局海上风电发展的重要一环,项目的开发不仅有利于提高海上风电技术水平,促进海上风电设备国产化、海上风机基础选型与施工技术创新,而且将为广东省海上风电规模化开发及后续海上风电建设提供宝贵经验和示范,有利于以点带面带动全省海上风电开发。
目前,三峡集团在阳江累计获取海上风电资源达万千瓦,均已获得阳江发改部门核准,将陆续进入开发建设阶段。其中,阳江近海浅水区一期30万千瓦项目已开工建设,阳江近海浅水区二期40万千瓦项目计划年内开工,三峡阳江三至五期万千瓦项目及近海深水区万千瓦项目已启动前期立项工作,正加强技术研究,提前布局,争取在该领域抢占先机,并计划在年底前全部建成。
随着三峡新能源阳西沙扒一期海上风电项目首批“海上大风车”开始徐徐转动,三峡集团公司在粤建设百万千瓦级、甚至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场的宏伟蓝图正在缓缓铺开。三峡集团在打造“海上风电引领者”战略目标的指引下,为阳江区域建设世界级海上风电产业基地和千亿级海上风电示范基地作出积极贡献。
■撰文/张少飞徐鹏■摄影/谭文强黄绍幸宋新成
三峡阳西沙扒海上风电大事记
年
10月,项目核准
11月,开始选址及可行性研究工作
年
12月3日,海上主体工程正式动工建设
年
2月25日,陆上集控中心动工建设
4月24日,首根基础桩完成打桩
8月21日,海上升压站成功吊装
9月29日,首台风机成功吊装
11月29日,首批机组并网发电
来源:阳江新闻网
免责声明
本文所引用的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非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原作者或编辑认为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予以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