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今年72岁的马保国老师,自称是“浑元”形意太极门掌门人”。
掌门人,通常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高人,要么深居简出闭门谢客,要么闲云野鹤四海为家,总之,不能随随便便出镜。
如果随随便便就能在公共卫生间碰到,那就没有神秘感了;没有神秘感,还怎么装神弄鬼?
而且,马老师打完五连鞭后,还有一个招牌式的收尾动作:哆嗦。
就观感而言,这哆嗦跟小便时身体失热导致的尿颤极为类似。
尽管有“道在屎溺”之说,太极与尿颤还是有点区隔比较好。
02
不说哆嗦了,总之马老师不是一般人,他是极少数敢以太极宗师的身份走上拳台的狠人。
结果被一籍籍无名之辈一顿胖揍,一度躺地昏迷两分钟。
他又死不服揍,继而翻成为一等的网红。
如此“奇葩说”的一个人,回头看看他的经历,亦颇为有趣。
他的身上,刻画着大量时代的印痕。
03
他在文革期间,读完了高中,然后入伍,在军中服役五年。退伍后结婚,当工人。
年参加高考,考入南阳师专(大专),82年又到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习(后并入长安大学,属大学),毕业后在国企从事管理工作。
工作之余,他拜师学艺,练起了传统武术。
年,他儿子赴英国留学,因举债筹措学费,无力偿还,他便出国谋生。年至年,他在英国设馆授徒,传授中国功夫。
颇像当年去香港教拳谋生的叶问。
年他与一徐姓搏击教练约战,未果,但因此进入大众视野。年,与一民间武术爱好者比赛,30秒钟被击倒三次。
一代宗师被击倒,这很神奇,更为神奇的是,他在拳台上被击倒,却在网络上站起来了,成为超级网红,并且走到了所有网红的终极归宿:直播带货。
神奇的尽头是励志。
简单地归纳一下,马老师除了没干房地产略显遗憾外,他当兵、读大学、进国企、练习传武、出国授徒、出书、约战、网络带货,等等,都踩在时代的节奏点上。从这一点上看,他比一般人高明多了。
让我本人尤其绝望的是,他还会说一口不太流利但带点牛津味的英语。比我的哑巴英语强多了,惭愧,惭愧。
04
什么是中国武术,没有严格的定义,也没有敲着钢印的证书。
他说“没有练好接化发,你就没有资格说自己代表中国武术”。言下之意,他代表中国武术之正统。“接化发”是他的看家本领。
既然这个行业不搞资格认证,他这么说也没人管得了。但是,武术和搏击是两个概念,应该没有问题。
马老师却以为搏击是武术的副产品,不值一提。但资料显示,他声称自己打败了英国90公斤泰拳王、巴西柔术国际冠军、欧洲MMA国际冠军彼得·欧文,那纯粹是吹牛。
他在30秒内被击倒三次,则说明他的搏击能力几乎为零。
放开了说,他练习几十年的太极,不过是做了几十年的体操罢了。
我上学时前前后后做了13年广播体操,让我跟专业选手格斗,我也坚持不过30秒。
05
传武的精髓是套路,而不是搏击。套路练习到极致,像李连杰那样的,是具有极致美感的人体动作美学。
但让李连杰对阵李景亮搏击,估计帅不过三秒。让李景亮跟李连杰比帅,李景亮则直接扑街。搏击的美感与武术相比,就是素颜与美颜的差别。
至于基本没有进行过实战搏击训练的马保国为什么不考虑体重、年龄这些硬指标敢于走上“擂台”呢?这个问题曾困扰了我很久,后来我想明白了,他不是勇敢,而是无知;无知者无畏。
他一直被困在自己的“太极茧房”里,接化发,五连鞭,五连鞭,接化发……最后把自己当成了武侠小说里的绝顶高手:一个肌肉流失到只有年轻时50%的老人可以打败世间一切高手。
如果他能预测到30秒被击倒三次,我猜他不敢参加比试。
但是,比试完了之后,他醒悟了吗?
我猜他有可能醒悟了,但是为了继续获得流量,他死不认输。借口很容易找,没吃好,没睡好,身体不适,被偷袭,年轻人不讲武德等等……他唯一不讲的,是规则。
也许他根本没有醒悟,他大半辈子活在自己臆想的世界之中,他爱上了臆想中的自己,自己拜倒在自己的长衫之下。
他成功地骗过了自己。
他把自己当成灭霸,他以为可以击败一切对手;如果没能击败对手,是对手的错。
或者,他说自己出手就是杀人技;术高莫用,于心不忍——他宁愿自己被揍死也不愿把对手打个半死;正所谓他不下地狱谁下地狱,极具牺牲精神。
在马老师和诸多传武大师的眼里,没有规则意义上的输赢,他们一直赢。输了,也是他们赢。
所以说,精神上,马保国是义和团的传人。
马保国者,大师兄也。
06
义和团的大师兄们真的相信自己刀枪不入吗?我相信他们相信。
就像为了证明每一根火柴都够划着而把每一根火柴都划过一遍一样,义和团的大师兄们为了证明自己刀枪不入,可以前赴后继地以血肉之躯冲向洋枪洋炮,他们心里想的是:他们中间也许真有一个人刀枪不入。
马保国和马保国的拥趸们,心里可能也是这么想的。
他们总期待着一场“莫须有”的胜利。
07
当然,除了这种丑陋的坚持,马保国们并不笨,他们声称这是捍卫传武的尊严。
坚持并捍卫自己的文化传承,就是政治正确。
越是被揍得鼻青脸肿,就越是显得自己正确;因此,马保国就是一个敢于站在擂台上的司马南。
有时想想马保国真的很感人,也很让人困惑,是一个薛定谔式的难题。你不知道他究竟是永不服输还是死不认账,被打完左脸再送上右脸,然后眉飞色舞地说自己是赢家,这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因为一般人有羞耻心。
即使把马老师看成是一个包装出来的形象,他捶西瓜、砸脸盆、拿着长矛扎鸡蛋,比起堂吉诃德斗风车,总还是少了点什么。包装得不够高级。
难怪央媒也看不过眼,发文说“审丑狂欢,不能无底线”。
最无底线的是,听说有传武练习者偷偷地练习自由搏击,但参加比赛时打着传武的招牌,这特别像哪些在中药里偷偷掺西药的江湖医生。
他们用败坏国粹的方式维护国粹,以传武之名行苟且之事。
真正的传统武术是美学,是哲学,是千变万化、行云流水的动作套路,而不是可以打遍天下无敌手的自由搏击。
对传武最大的尊重是破除对传武的迷信,定义传武的边界,让传武在实践中得到发展.....最好的发展是:把神坛上的师傅变成教不好就可能被炒鱿鱼的教练。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