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周荞/文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供图
“师傅,明年就是鼠年,你会吹小耗子糖人吗?”“哇,原来面塑和橡皮泥有点不一样,还可以这么捏呀。”看着惟妙惟肖的糖画、栩栩如生的面塑小青蛙脱胎于非遗传承人的巧手中,萌娃们兴高采烈,甚至有点舍不得眨眼——他们生怕错过了某个制作的重要步骤。
今日(29日),由重庆市妇女儿童培训活动中心主办的“多彩非遗魅力传承”公益体验活动在南岸区南坪镇康德社区火热开展,现场共有组亲子家庭参与其中。
▲合影
为了让萌娃们更好地了解非遗、认识非遗、宣传非遗、传承非遗,市妇儿中心特邀重庆谭氏面塑谭先华、重庆李氏糖人糖画李梅、夏氏风车夏海全三位非遗传承人走进社区。通过亲身动手体验,让亲子家庭近距离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手把手教萌娃做糖画
记者在活动现场看到,面塑摊前,萌娃们已经捏出大大小小的绿色圆球,静待谭先华老师的下一步指导。手搓、刀刻、稍加修饰,平淡无奇的面团眨眼就变成了一只只憨态可掬的小青蛙;糖画摊前,转盘运转飞快。李梅老师手起勺落,带着萌娃们一笔一笔画出自己设计的图案。看着自己的设计图成为了糖画,萌娃们果断用行动表达自己的成就感——咬一口,咔嘣脆,“甜!”孩子们笑眯了眼睛。
▲指导萌娃捏面塑
风车摊前,夏海全老师也带领萌娃们小心翼翼地缠绕风车,一点点地固定好各个部位。颜色各异的成品风车随风转动,为冬日增添了一抹亮色。“老师,为什么要反复缠绕转轴部位?”“夏氏风车和别的风车用什么区别吗?”萌娃们积极举手提出困惑,而老师的解答、在亲手实践中获得的非遗知识也印入他们的脑海。
▲萌娃试吹还未完工的风车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通过众多民间艺术家积淀下来的文化瑰宝,但是我们发现,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些东西已经渐渐被遗忘在岁月的长河中。”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心希望通过公益体验活动的开展,让非遗文化走进更多的社区和家庭。在增强家庭文化理解和认同感的同时,促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