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第一幼儿园的孩子们与九华风车坪雅爱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同上音乐课。(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王曦梓摄)
“双减”之下,湘潭市幼小衔接怎么“接”?孩子能快速适应小学吗——
双向奔赴,让“上小学”更美好
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洪静雯实习生彭家暄
曾经,“教育焦虑”让家长们产生了“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错觉,纷纷将幼儿送到培训班、学前班,提前学习小学知识。
“双减”政策落地后,面向学龄前儿童的学前班、思维训练班等各类培训机构纷纷“退出舞台”。湘潭市各幼儿园、小学在幼小衔接方面做了哪些尝试和准备?家长的“教育焦虑”是否得到缓解?近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幼儿园入学准备更充足
“一、二、三!请坐好!”5月16日,在九华第一幼儿园的一堂幼小衔接习惯养成课上,孩子们正按照口令“坐端正,手放好”。
抓好孩子入学前“习惯培养、心理准备、社交能力”教育,是九华第一幼儿园幼小衔接教育的核心。园长唐军军介绍,自去年起,为了让孩子与家长更好适应“双减”背景下的小学生活,幼儿园持续为家长普及幼小衔接重要性,缓解其“抢跑”焦虑。相比拥有满身“技能”,让孩子们在进入小学前学会集中注意力、具备规则意识、有良好的社交能力,更为重要。
阅读节、艺术节等各项班级活动轮番上演;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了解每一位孩子对小学的担忧和期待……在韶山市樟树湾幼儿园,孩子入园第一天起就开始接受入学准备教育。园长龙凤认为,“幼小衔接应贯穿学前教育始终,在游戏与活动中培养孩子们的身体素质、行为习惯、交往能力、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等,这些才是做好入学准备的核心。”
“小学要学哪些知识?”“书包有多大?”“班级里有卫生间和图书馆吗?”“小学的操场大不大?”……带着满满的好奇与期待,6月14日,湘潭市第一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雨湖区金庭学校,正式开启了小学生活“体验之旅”。
像哥哥姐姐们一样端坐在教室听讲、握笔写字,听他们讲述自己愉快丰富的校园生活;参观艺术室、劳动教育基地、食堂、操场……第一次进入小学校园,眼前的一切都令这些即将开始小学生活的孩子们无比向往。
湘潭市第一幼儿园相关负责人介绍,幼儿园应杜绝“小学化”倾向,努力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和品质。长期以来,湘潭市第一幼儿园与金庭学校结对,有计划地组织大班幼儿到小学参观,此外,还邀请小学生来幼儿园和幼儿“近距离”交流,帮助幼儿提高对小学生活的认识,增强自信心,激发上学的兴趣。
小学幼小过渡更顺畅
6月10日上午,在九华风车坪雅爱小学的花式跳绳操与篮球课上,来自九华第一幼儿园大班的余名小朋友受邀前来观摩。小学生们的精彩“表演”,吸引了萌娃们的眼球,赢得了热烈掌声。
“观摩活动让小朋友们充分了解学校的特色活动,为幼小衔接夯实基础。”九华风车坪雅爱小学党支部书记徐雷厉介绍,在“双减”背景下,做好“幼小衔接”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不仅有利于入学前后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还能为孩子的后续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今年活动中,九华风车坪雅爱小学精心准备了一系列特色教育课程,激发了幼儿上小学的欲望,为幼儿升入小学做好积极的心理准备,让他们对小学生活充满向往。
除了邀请幼儿走进校园,九华风车坪雅爱小学还派出7名经验丰富的教师走进附近幼儿园,与幼儿园老师们面对面交流学前教育。“进入小学是一个全新的阶段,孩子们需要掌握对生活、学习的自主管理能力,这些都需要专业的指导。”九华风车坪雅爱小学校长刘欣欣介绍,新生入学之前,学校还将召开新生家长会,引导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