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春节赏花指南园博会游玩攻略请收下

2月9日--18日

作为广州花展重头戏之一的

第28届广州园博会将于

在海心沙正式拉开帷幕。

01:16

本次展览以“湾区花开”为主题,由精品园林展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花园展、“一带一路”竹艺展、生态园林摄影展、阳光花房以及学生园林设计竞赛作品展共六大板块组成,整体布展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

展览创新性地将空间艺术美学与园林、花艺、植物相互融汇,是一场集城市记忆、地域文化、人文特色以及园林景观元素于一体的视觉盛宴。

园林精品展区(11个区+5个企业)

(一)黄埔区:《开放包容,魅力黄埔》

这个作品由黄埔区选送。

作品有25米长,15米宽,9.9米高,设计采用牌坊、门楼、灯笼等设计元素,配合花境组成,对称的艺术装置形成“门”字,使用了传统的中国红,非常有气势,衬托出浓浓的年味,突显了广州的包容与开放;同时,开放的大门展现出我们的道路自信,表现广州、大湾区、乃至中国经济生活的蓬勃发展。总体上表达我们是开放之都,活力之都。这个门通过巧妙的工艺实现打开和闭合。

(二)天河区——《攀登》

这个作品名叫《攀登》,由根不同弧度的钢管以流畅飘逸的线条造型构成一个充满现代活力、动感的园林艺术作品。自由流畅的线条像南国热烈盛开的花瓣、空中飞舞的飘绢、涌动的浪花,亦是大湾区澎湃的潮水,更是海上丝路延绵万里的纽带。

本作品借景广州塔,浪花与飘绢环绕其周围,攀登的台阶沿广州塔级级上升。正值建党一百周年之际,“攀登”主题体现了在党的领导下,广州凝聚强大的中国力量,奋力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体现一种蓬勃向上的力量。

(三)增城区——《增江·月》

增城园以岭南传统造园手法为骨干,以增江画廊的四时美景为脉络,运用现代景观表现手法,布置“春雨”夏风“秋色”和“冬月”景观,融合于增江月的主题中。

设计以光影特色,营造梦幻诗意的的景观空间,用独具现代感的景观体验诠释传统造园的步移景异。同时,设计引入新型材料和新工艺,通过玻璃砖和镜面不锈钢的结合,自然光源与人工光源的组合,艺术装置和园林空间的融合,赋予园林以光的生命力,使游人置身于光影交织的园林中,如同进入了一个自由变幻、妙趣横生且有质感的美学空间。

(四)越秀区——《千年北京路千年历史轴》

越秀区的作品《千年北京路千年历史轴》,旨在展示北京路的古朴色彩以及表达对未来的憧憬及对过去情怀的回顾。设计以千年古道形态各异的路面砖为基本表现手法,配合铜壶滴漏、抱石鼓等北京路特色元素形成“千年北京路千年历史轴”的主题。铜壶滴漏代表时间,不同朝代的路面砖层叠而成的路代表千年古道,突显历史底蕴的同时带领游人回顾北京路历史,看北京路故事,品鉴千年古道文化的源远流长;越秀山等元素以新型材料展示,突出了传统的魅力与现代的绚丽,是一场古代文明与现代园艺技术在同一景观空间中碰撞的视觉盛宴。

(五)荔湾区——《拥抱自然·营造未来》

这个作品以“森居”为出发点,游人进场能够感受阳光、树木、花草、七彩风车、木屋跟环境的契合。使用浅柚木色木板,塑造木屋的感情记忆。在花镜中,通过通透的栅栏木屋,使光与空间相见,以木吊桥作为“延伸景观”的设计语言,棕榈科的植物海枣、三药槟榔、红刺林投展现出浓浓的亚热带风情,等让游人与景观产生更多的互动情感,积极推广健康有氧新生活的态度。

(六)海珠区——《云上·人家》

这个作品叫《云上·人家》,表达在快节奏生活中人们追求舒适宁静的生活场景,以“云上·梯”为入口,一步步抬升,逐渐望见园中物,最后在亭台处形成最高点并达到情绪高潮。场景左侧为钢管跃动的“泉”,中心部分为云状廊架,与木平台上布置躺椅,水杯,书本,浇花壶,水果等生活物品。入口处有铝板与棍子层层组合而成的树,搭配动物雕塑与砾石,模拟云上人家休闲自得的生活场景。

(七)从化区——《峦峦从韵》

这个作品以新中式风格结合植物景观的营造,以现代的材料打造一个富有现代气息的中式园林景观。运用铁艺、玻璃等现代材质,以层叠的景墙的形式,展示层叠山峦的景观效果,突出广州北部生态屏障的生态地位。镜面的水景、铁艺的山峰造型,表达北部山区将会以自然环境的优势,积极发展,不断突破,不断前进。

(八)南沙区——《打卡·羊城美景》

用手机拍照、打卡景点留住美好时光的瞬间,已然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

南沙园的设计构思源于市民“打卡”的日常。通过艺术化的提炼“打卡”的情景,将年打卡的位置移到城市客厅海心沙,让游客与海心沙、珠江新城形成互动,这是一个可进入式的园林景观。

最美的事不是留住时光,而是留住记忆,希望我们的设计能让每一个观众都能留下深刻记忆。

(九)番禺区——《狮迎新岁》

狮舞羊城过大年。这个作品由醒狮、绿雕、流线型雕刻木围板及夫山叠翠植雕组成。醒狮在山、水间一跃而出,戏耍绣球,营造出愉悦喜庆的新年气氛,带来吉祥与瑞气,赋予对新一年的发展与人们幸福生活的展望和祝福。

(十)花都区——《花漾城市、美丽花都》

这个作品围绕“花漾城市、美丽花都”的主题,采用中式意境、现代演绎的方法,以“一榭”、“三树”为主体,搭配不同颜色的特色景墙,再通过微地形和花境的点缀升华,展现了花都区绚丽多彩的美好风姿,整体打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美景围绕的现代田园城市景象。

天空之树的设计通过颜色深浅搭配、适当的角度调节,使进入视线的色彩明快、光线柔和,装置随风摆动,给人带来青春的气息。

(十一)白云区——《天空之城》

每当雨后天晴,山间白云缭绕,仿若天空之城,人间仙境。“天空之城”定格云中之城的唯美画面,一步一景。清风微拂,白雾飘飘,漂浮的花岛若隐若现,梦幻唯美,镜面景观延伸空间的深邃感,禅意的参与性景观均吸引游人拍照打卡,在有限的空间创造无限的意趣。

(十二)绿化公司——《湾区魔方》

作品整体以蓝海鲸群为基底,中央坐落一座“魔方·生态·花园”,在蓝海、绿洲、花影相映下,给人以穿越魔方世界里的海湾洲渚的独特景感。鲸群穿游蓝海激流,寓意大湾区城市群建设者,有着勇担重任,乘风破浪的企业精神。魔方象征无论外界如何干扰、扭转,心从来都不会被改变——这正是我们大湾区诞生的城市精神,任时代背景如何轮转,城市精神初心不变。

(十三)名卉公司——《名卉之家》

本设计以欧式风格为主色调,营造了一种远离城市喧嚣的自然舒缓的欧式园林社区,以种地、构架的形式展现各种新优时花,让游人与景观亲密接触,演绎出一个富有互动性,观赏性的优美花园。

(十四)广建园林——《一园·四季》

秋冬已去,春夏即来。通过四个框景来表现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观,不同季节采用不同的主题色植物来作为主景植物,搭配相应色系或季节的灌木或花来表达季节特色景观,达到移步换景的效果。

(十五)园建公司——《园建·匠心》

方案以岭南春庭为载体,园林建筑建设为切入点,主体观景楼设计元素引自于湾区城市,配以岭南传统建筑元素特色景墙为过渡衬托,园中翠绿成荫,春花吐蕊争艳。结合平面的沙溪、草地、花卉花带等元素,营造新年浓烈欢快的氛围,同时体现建园者的“匠心”。

(十六)花木公司——《同心·圆梦》

本方案创新性地引入数控声光水现代技术手段,巧妙运用建筑语言营造园林景观。建筑的核心部位有5个钢结构圆环,结构周边的56根主杆,以变奏般的动感构成优美线条,仿佛56个民族紧密团结在祖国大家庭内。另外,建筑顶部的28根拉索,寓意着从建党到新中国成立所走过的28年辉煌历程。通过数控光效、音效和园林绿化景致的巧妙配合,带给观众沉浸式的绝佳观赏体验。绿化配置观赏灌木与草本花卉相结合配置,彰显传统岭南造园技艺与现代工艺的有机融合。

阳光花房——花时间生活艺术馆

平方米的生活馆

花时间生活艺术馆:

以时间为线索,像大自然的收纳盒,将花朵与生活场景结合,通过一个个窗口、阳台花园的微景观示范,为市民提供家装绿植装扮指南,将“广州过年花城看花”的氛围带回家,让花朵治愈生活,温暖人心。

穿过体现丰富生态之美的四季之门,在“树屋”里读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居哲学,通过“大写岭南”以唯美而富有人情味的角度来呈现广州的绿肌理、花精神,运用插画、诗歌描绘花城的12个月,感知“羊城无处不飞花”的景况。

日光浴和飞鸟集,都是大自然课堂的有机补充——让我们理解生物的多样共存,更加尊重土地,不用少用化学手段灭杀虫害,让鸟们飞回来,让昆虫们形成互相制约的动态平衡,这才是我们真正能持续交给下一代的花之城、绿之城。

在阳光花墟和阳光帐蓬部分,展示新优花卉--朱顶红,妆点着人们的生活。花是人间美好的安慰剂,一朵花,便是一朵嘴角的笑,一点甜美的涟;制造花的人,就是在制造生活的甜。

花心思艺术研究所:

花卉是自然界的精华,花艺是插花技术与艺术加工的完美结合,是自然美与生活美的艺术表达。花心思艺术研究所由两位著名的本土花艺大师、装置艺术家——苏丽思老师和黄仔老师联手打造,以花艺传承与创新为主线,采用金属架构、藤蔓、鹿角蕨等创作材料,通过12件独特而又具艺术感的花艺作品折射出东方的哲学理念。12件作品名称分别是:

硕果累累、五福临门、纳水生财、

新年的乐章、幸福祥云、创新思路、

岭南风情、春盎生机、泱泱华夏·灿若星河、竹“曳”、传承、律动

愿您花点心思细赏一花一木、一分一秒,在快节奏中慢下来的脚步,在漫步中目及美好,你会发现,悄然之间,寒将去,春将至。

1.《岭南情愫》

春风十里五羊城,拾翠洲前绿草生。

五色玻璃三面月,试从珠海听潮音。

用现代亚克力材质,以分解、重组的形式重新解构满洲窗的色彩缤纷。寓示广州东西方文化交融带来的多元兼容。在光影下梦幻夺目,风力摇曳而成了风动装置,与蝴蝶兰的翩跹花姿共同迎宾。

2..《春盎生机》

一辞湖上月,三见岭南春。

城内城外,生生不息;

岭南上下,繁花似锦。

设计模仿岭南大自然的一角,用风化木和附生植物重现大自然经典。

科普介绍:鹿角蕨(下图):鹿角蕨主要生长在东南亚的热带雨林里。鹿角蕨奇特的地方在于它们的叶片有两种,一种是分叉成鹿角形态的孢子叶,也叫可育叶。孢子叶下垂,叶表有绒毛,背面有可育的孢子囊群;另一片为营养叶,叶片呈盾状,成交互贴附在树干上。两种叶片相得益彰,非常具有特色。一年只长两片营养叶和两片孢子叶。

积水凤梨:(凤梨科积水凤梨亚科)(见下图)

积水凤梨色彩多遍,种类多元,是生长在热带雨林中的附生植物。多数具有螺旋状分布叶片,中央可以存聚水分,大多数为附生性。由鸟兽散播种子,多数叶片具棘刺。颜色造型和生态习性充满变化,积水凤梨之名来自于植株中央由叶片所自然形成的碗状空间能够积聚雨水,这是叶片的生长点,也是开花的出花点。由于叶片包围密实,可以保持水分长时间不会流失,在广大的雨林中,为蛙类等生物提供日常所需要的水分,其后代诸如蝌蚪就有了良好的生存空间,而积水凤梨的叶片根部也同样会积聚水分,刚好适合蛙类栖息及产卵。

3、《龙凤呈祥》

龙飞九天遨穹苍,

凤舞三重饮琼浆。

呈瑞霞彩追日月,

祥霭披风降东堂。

攫取龙凤图腾中的优美线条,融合当代的艺术化构想,以参差错落的光影为引导,勾勒出张弛有度的美学质感。展龙腾凤翔之势,表达吉祥喜庆,国泰民安之意。

4、《紫气东来》

以唯美的紫色满天星与翩翩君子的竹为材,呈紫气东来,海纳百川之胸怀。

紫气东来祥云绕花城

竹林西望和风迎四海

《传承》

薪旺万代家业隆

火留子孙沐春风

相依为命苦亦甜

传世诗书光华中

五代同堂果是老广年花必备之一,将广州传统的年花概念提炼、简化、转译,利用现代材料、年流行色搭配共同演绎,祈愿喜庆、吉利。

科普介绍:空气凤梨(见下图)

空气凤梨原生长在海拔米-米的热带和亚热带雨林或干旱的山地中,附着于树干、石头、悬崖缝隙,有少数生长在仙人掌上。和其他植物不同,它主要靠叶面上的银灰色绒毛状鳞片吸收水分,不需要土壤,也不需要放在水中,喷水即可以成活。

《律动》

向最美的憧憬设计未来的戎装。

爬山涉水风雨兼程,

在那信手可得的不远处,

有更好的山河风光。

岭南地道荔枝木,在不同空间语境下,赋予常规元素以不同寻常的再解读、再创造。树上生花,硕果累累,川流不息,寓意广州未来的发展生生不息、连绵不断,再创新高!

中轴入口——时间廊

入口以三组剧幕式的造型构筑出一个步步有景观、处处有故事的时间廊,形成虚实结合的立体门楼景观。穿越其间,你能理解广州人爱花恋花,是大自然对广州城的馈赠,也是广州人对美好生活的寄托与向往。

剧幕左边是代表广州这座两千年历史的城市,在岁月长河里留下的种种传奇---以镇海楼、龙船代表广州的山水格局,以番禺学宫、莲花塔等历史文化建筑,代表广州人的安居乐业;左边的花植以本土花植、或驯化已久的花植构成一幅老广州人营城造美的独特风韵;右边是近年引进的花植与新建筑地标,体现了新广州人具备更开阔的国际视野,为广州带来了更多层次的肌理。

5个湾区城市展区

(一)香港园——饮水思源

“香港园”以香港的自然景色为蓝本,展现都市恬逸宁静的一面。园内自然的湖光景色,配以林园雅石,铺砌成错落有致的山景。另外,灿烂的阳光穿过池塘周边的花海树林,映照在清澈的池面上,留下斑驳树影。游人观赏池塘景致,感受香港乡郊清新悠闲的气息。两头牛在清澈的河道上低头喝水,享受着冬日的温暖,俏皮的小牛,趴在地上沐浴着大地的气息。寓意香港市民感恩祖国心系香港、关爱香港的感激之情。

(二)澳门园——《花开澳门》

澳门园以其独特且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建筑葡式旧城墙为主体,配合大熊猫、小熊猫在城墙上嬉戏打闹,城楼周边种植鲜艳缤纷的花卉植物,构成一幅和谐的景象,寓意祖国同胞们团结友爱,和谐发展。

(三)深圳园——《林之映象》

通过艺术化的印象展示,让人们感受到文化艺术,地理纹理,历史高光的映象足迹,在绿意盎然的环境里,展现出深圳的城市活力。

通过深圳展园,游客感受到深圳既有高楼耸立的科技现代感,也有绿意盎然的自然环境和现代公园环境。

(四)珠海园——《林间绽放.公园之城》

作品选取珠海市最具标注性的“渔女”雕像为核心,辅以港珠澳大桥为线索,搭配以珠海市的城市风貌为基调,点缀以象征性的“海岸卫士”红树林、水杉等小品,共同构筑出一副美丽、浪漫、生态、现代的城市形象,巧妙的回应了“林”的设计主题,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五)东莞园——《众山秀舞,莞邑花开》

主体构建以东莞城市形象“白兰“抽象演变而成,随着时间、风向、光影的变化,置入于主体构建的风动幕墙呈现出“动态的艺术”,展现多彩而又充满活力的东莞;而主景LOGO莞香花与我爱东莞进行艺术构图,寓意东莞在改革开放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浪潮中精彩绽放。

围绕主体构建的三大“山形景墙”,则向人们诠释了“千年莞邑”、“东莞智造”、“生态文明”所带来的精神内涵,反映东莞在大湾区建设过程中,从民俗生活、科技智造、生态环境三方面品质先行的城市精神。

“一带一路”东南亚竹艺作品展

一带一路竹艺展由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华南理工大学、南沙水鸟世界共同举办。本次活动展出的竹构艺术作品选自粤港澳大湾区.东盟国际高校营造大赛作品。

1.作品名称:隐秘之眼

作品介绍:我们试图摆脱“自然破坏者”的称号,让观鸟变得“安静而隐秘”。上部紧凑的形体类穹顶状的观鸟台使得栖息在庇护所上的鸟儿感到安全,却没有它们正在被监视的这种感觉。而类穹顶状的观鸟台让人们可以从平台内度观看处于自然状态的鸟类。当游客和研究人员使用这个构筑物的时候他们可以观察鸟类而不打扰它们,甚至可以邀请小鸟到平台上来。

2.作品名称:观景台

作品图片:

作品介绍:该设计是对观鸟亭功能的回应,被想象为一个隐喻鸟类头部的解剖结构以及鸟巢的协同作用实现了空间氛围的变化。人的视角在逐渐上升的坡道中不断转化,实现对鸟类充分的理解。随机交错的竹子重新诠释了游客变成鸟的视角:从竹坡道上走下来的印象仿佛是鸟类进入它们的家。可以说,游客看到自己变成了他们正在观察的鸟。

3.作品名称:花瓣亭

作品图片:

作品介绍:当谈到中国最具有象征性的花卉的时候,人们总会提起牡丹。它在中国传统文化意向中代表着富贵、健康、忠诚,是中国的国花。本设计提取牡丹的花瓣层次的特点,用竹子编织出牡丹花瓣原型,通过层叠的组织来创造出一个阳光灿烂的空间。

4.作品名称:树冠亭

作品图片:

作品介绍:白鹭等鸟类经常用一种叫做“树冠”的捕猎方式,即鸟类将它们的翅膀向前舒展形成一个像伞状的树冠阴影来吸引鱼类。我们利用鸟类使用自然光来创造阴影的方式形成休憩观鸟的空间,同时装饰水边的夜景。该设计利用竹子的特性将鸟类翅膀简化为设计原型,通过不同角度的组合来形成“树冠”状的空间。

5.作品名称:光之巢

作品图片:

作品介绍:

光,为希望之始;巢,博众家之长。本设计以聚光之巢为灵感,在自然之中置入圆在空间上的形态--球,以半透明半反射的镭射膜以不同角度楔入,不同的视角不同的色彩,在阳光之下反射七彩光芒,似聚集阳光的巢。营造出一种人于穹顶下,犹沐千阳中的意境。

6.作品名称:鸟桩

作品图片:

作品介绍:森林是一片无时无刻不在新旧演替的宇宙。方案以鸟类立于树桩为意向灵感,由两组纵向旋转的竹子相互交织作为主要骨架,之间覆以竹编作为表皮,形成具有向上生长的动态形象。在成为鸟类的落脚点的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观鸟的空间。观察者席地而坐,以融入自然的方式参与着观鸟的活动。

7.作品名称:手势

作品图片:

作品介绍:该设计回到观鸟的基础--手势。通过“手势”的概念来简化还原观鸟行为,即我们在观鸟时自然地做的一系列手势,它简洁、有目的且优雅,从身体上和情感上将我们与自然、生物和风景联系在一起。我们的观鸟台试图通过一系列“观鸟手势”的灵感来实现这些联系。

8.作品名称:浮竹

作品图片:

作品介绍:从观“鸟之美”出发,以悬挂竹子和切片的手法模拟鸟飞行的残影,将落地的受力结构隐藏在层层竹管之中,营造曲线形体之美和体量的漂浮质感。穹窿般的内部交叉将为观鸟者开放最大的临湖视野与景框,在提供遮荫与休息功能的同时,创造一处飞鸟掠过,竹管碰撞与流水和鸣的佳境。

六、花鸟林自然美集——中轴景观(最大同心圆)

以中国红为主色调,采用吨钢材的脚手架,纵横合力交织成一个高度9米,直径为48米的大型艺术装置——最大同心圆(纵深九层,垂直九层,立管九层,支钢管脚手架构成,暗合九九归一之,呼应万众同心之意)。红色代表着中国共产党永葆赤诚的红色基因;从航拍角度看,呈现出一个大写的“中”字,是献给中国共产党周年的献礼。

艺术装置内部中央由根竹子组成矩阵景观,并展出60幅广州生态文明成果摄影作品,让市民游客感知广州花城的生态自然之美。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吴波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吴波

广州日报全媒体视频记者吴波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刘丽琴

通讯员园博会宣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300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