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格罗宁根城市美景。
中荷“健康促进与医疗传播”研讨会上,陈榆(右五)同与会嘉宾在一起。
跨文化难在哪里?
年8月,坐在从阿姆斯特丹机场前往鹿特丹的火车上,我正式踏上了留学荷兰之路。火车行进途中,荷兰的风车、草地、奶牛,一波又一波令人心旷神怡的田园风光,让我对这个国家的一切都充满着好奇与兴奋。但那时我未曾想到的是,一场跨文化交流的“磨炼”旅行也正式开始了。
到达荷兰后,我就读于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经济学专业。在那里,与许多初来乍到的中国留学生一样,我面临不少跨文化交流的挑战。在我看来,这种跨文化交流挑战中语言障碍并非最主要的,毕竟,在荷兰就读的绝大部分学生来自欧洲和其他亚洲国家,许多学生的母语也不是英语。
坦白地说,虽然与他们相比中国学生的英语水平整体稍有逊色,但经过雅思、托福等语言考试的训练,绝大多数中国留学生在荷兰进行基本沟通都不存在问题。然而,跨文化交流中的坎坷和摩擦仍然存在,其中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其实,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中荷两国意识形态、文化背景各有不同,而这些观念深处的差异如若在交往中缺乏有效沟通,就有可能引发跨文化交流冲突。
击破“刻板印象”
中国是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荷兰是素有“海上马车夫”之称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两国历史背景和政治制度的差异,直接影响了两国学生价值观上的差异。而与此同时,西方一些媒体对于中国以及中国人充满恶意的不实报道和宣传,对于留学生而言更像是跨文化交流中的火上浇油,雪上加霜。
面对这样的局面,激起了不少中国留学生的爱国情怀,不少中国留学生选择为祖国据理力争,坚决维护国家和自身权益,向身边的外国同学老师介绍一个真实的中国。在我的留学生涯里,虽也遇到过一些并不友好的外国人,但绝大多数还是保持着清醒和客观的态度,他们对中国有好奇,带着善意的眼光观察和了解我这个中国学生,我也与当地不少学生成了好友,期待着他们来中国旅行、我给他们当导游的那一天。
事实上,每一个在海外的中国留学生都是外国人了解中国的窗口,想要向外国人讲好中国故事,必须以我们的实际行动来维护自己和祖国的形象。因为“事实胜于雄辩”,用最终结果来证明自己才是最有力的回应。
在刚到荷兰的前两年,我就遇到了“刻板印象”——同班一些外国学生对中国学生的英语口语写作水平存在偏见。他们因此在小组讨论时将我冷落孤立在外,不由分辩地认为我会拖大家后腿。后来,我用一次论文写作的全年级第二名向他们证明了自己——不要带着偏见去看待中国留学生,我们的努力与所取得的成绩同样值得被尊重。那次之后,我不仅重新回到了小组讨论中,还成了其中十分重要的一员。
交往“和而不同”
在荷兰5年,我在学有余力的前提下,有幸加入了全荷学联这个大家庭。在这里,我与同伴们一道努力,组织了大大小小数十场中国留学生活动。全荷春晚、支援国内外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这些工作的背后都有我们忙碌的身影。
这些活动中,我们也在不断收获着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而这种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也赢得了外国友人的认可和尊重。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来参加全荷春晚的活动和演出;看到了在湖北发生疫情时他们自发捐款;看到了在参与学联活动时他们对我们的辛勤工作竖起的大拇指……
作为留学生,想要在海外更好地介绍中国,也要注意遵循“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原则。回望中国历史长河,这8个字仿佛在多年前就已经为跨文化交流的和谐共处提供了方法论,直到现在仍是不同文明、不同发展模式交流对话的相处之道。
求学海外,尤其是在荷兰格罗宁根大学攻读博士的时候,我曾时常因为文化差异的原因,在一些学术想法上与导师们有分歧。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开始尝试换位思考,从差异中寻找共同点,并积极地与导师沟通,最终能达成共识。同时,经过我们的努力,我与导师也同广东医科大学的健康促进与医学传播学团队达成了国际科研合作意向。未来几年,中荷双方将携手为提升中国居民的健康水平而工作。
一步步走来,我正距离自己留学之初许下的愿望越来越近——学有所成,并凭借自己所学帮助更多的人。
远方的郁金香馥郁绽放,而此刻的我,仍然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