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项技艺被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那一刻起,它就不仅仅是张家的了,而是国家的、大家的。”
《瞭望东方周刊》特约撰稿李维康│河南开封报道
张俊涛在“汴京灯笼张”彩灯展览馆制作缀珠灯
在古城开封的理事厅街西头,有一座百年院落,张家七代人在这里制作彩灯。
两百年前,这是一家名叫“敬文斋”的灯笼店铺,是“汴京灯笼张”的花灯研究基地。如今,这里成了一座私人展览馆——“汴京灯笼张”彩灯展览馆。
“我们没有把祖宅变成商业性场所,而是把它做成一座免费对公众开放的展览馆,就是希望把传统技艺做成一种文化。”“汴京灯笼张”第七代传人,也是这家展览馆的掌门人张俊涛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薪火相传
走进展览馆门厅,张家七代人的传承罗列于墙,承袭有脉。
“灯笼张”始于清末,历代传人均有独特技艺传世。第一代先祖清末艺人张泰全少年学艺,在书画及装裱方面造诣颇深,他将自己的专长与制灯工艺相结合,成为清代制作彩灯的名家。当时官府门前高悬的宫灯彩灯及府内悬挂的各种彩灯,大多出自张泰全之手。
第二代传人张艺广,善雕版,彩灯图案雕刻是一绝。第三代传人张精业,发明的风车灯迎风快速转动,但灯内烛炬在重力作用下不倾斜不歪倒。
到了年,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自西安回北京,途中经过开封,地方官员为取悦慈禧,指派第四代传人张弘率工匠装修、布置行宫。自此以后,张家便被赞誉为“汴京灯笼张”。“这单大活儿,让我家名声大振。”张俊涛说。
第五代传人张嘉义则善于把彩灯与民间玩具相结合,他创新的产品有几十种之多。筒灯、瓜灯造型可爱,简便灵巧,可折叠拉合,启闭自如。
清末至民国年间,“汴京灯笼张”制灯技艺已十分成熟,不仅纸、布、绸、缎、绢、竹、木等各色材料应有尽有,制作的宫灯、走马灯、折合灯、云中灯、水中灯、造型灯更是个个精巧别致。
由于历史原因,许多灯笼制作技艺已经失传。年6月,“汴京灯笼张”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汴京灯笼张”第六代传人张金汉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有突出贡献的大师。他8岁随父亲学习制作灯笼,做过钳工、电工,懂得修表技术,后又师从画家蔡德全学习绘画,更在花甲之年学习掌握了机械、电器、电脑平面设计等技术,使花灯这一传统技艺有了新的生命力。
今年49岁的张俊涛是“汴京灯笼张”第七代传承人,张金汉之子。从年开始,张俊涛跟随父亲从国内各地搜集资料,开始古灯的研究复原工作。经过多年努力,立体汴京八景无骨灯、万眼箩灯等近50种传统古灯得以“复活”。
“从这项技艺被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那一刻起,它就不仅仅是张家的了,而是国家的、大家的,我们有责任把它传承下去。”父亲的这句话让张俊涛终身难忘。
父亲去世后,张俊涛辞去了开封市一家大型保险公司财务部经理的职务,转为普通职员,“这是一个相对没那么忙的岗位。”此后,张俊涛腾出更多精力,致力于完成父辈遗愿,传承彩灯文化。
建一座桥
“建立展览馆是我父亲的遗愿。”张俊涛说,父亲在临终前给儿女留下遗愿:一是建个彩灯展览馆,二是建彩灯制作传习所,三是编一本关于中华传统彩灯的书。
年6月,张家自费将百年老宅改建成展览馆,免费开放。展览馆面积多平方米,陈列着无骨花灯、鲤鱼跳龙门灯、千手千眼佛灯等数十个品种多盏彩灯。二楼的展厅里还有家传老工具和清代、民国时期的老雕版数种。
“仓库里几万件东西都展示不出来,因为没地方放。”老宅虽经过改装,但空间仍旧有限。馆内收藏的唯一一盏大型花灯是千手千眼佛灯,高3米,用绢制成,是年张金汉带领全家用了56天制作而成的,当时获得了开封市彩灯大赛的一等奖。这盏灯是按照开封历史名刹大相国寺的镇寺之宝千手千眼观音佛像制作的,手和眼数量完全一致,眼是以小灯泡的形式来表现的,灿如星辉,下面的莲花宝座也是盛开的荷花灯,辉煌亮丽,祥光瑞气,通电后可自由转动。
“父亲说,如果我们能把开封的标志性雕刻做成花灯的话,今后所有的形象我们都能用灯笼的形式表现出来。”千手千眼佛灯的制成一直激励着张俊涛,“我们的生活一定要有目标,还要为实现目标积极行动。现在,我眼里没有困难,只有问题。”
展览馆里还悬挂着一盏特别的木版灯画灯,全国独一份儿。它的样子是最简单的四面方灯,四面的图案吸收了开封木版画的特点,内容是“小放牛、大钉缸、小上坟、打面缸”等民间小戏,线条稚拙,色彩喜兴。
“灯画制作,其实和木版年画差不多,用宣纸在版上轻轻刷绘,之后套色,可套四色,最高级的可套六色。”张俊涛解释,张家曾收藏祖上手绘《宋式花灯图考》,还有记载制灯工艺和传承谱系的文稿,也有上百块灯画木印版,可惜因历史原因,已付之一炬。
展览馆里多是些造型独特的灯:向“锦鸡报春灯”的鸡嘴投入硬币,锦鸡会随之扭头、张嘴、展翅、鸣啼、摆尾;“天将神犬灯”二郎神一手持戟,一手牵一条神犬,投入一枚硬币,神犬即可发出“神犬汪汪,祝君旺旺”的声音;“财神爷”“孙悟空”等花灯通上电便会做动作、说话;有的微型灯虽然只有几寸高,却会说、唱、叫、舞、跳……
“现在每年接待国内外参观者2万多人次,以游玩团、学生为主。”展览馆门前公布着张俊涛电话的信息,只要参观者需要,他便会亲自到展览馆讲解。“做展览馆还有另一个目的,就是想把在元宵节才能看到的灯笼常态化。”
张俊涛希望在非遗与民众之间建起一座桥梁,让中国文化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祖辈做花灯,是为了谋生;现在做展览馆,是想向更多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张俊涛制作的吉利灯
重拾个性化
“关于灯笼的品种和制作技艺,我父亲已经做了很多,我自己想把重心放在灯笼内涵的挖掘、研究和传播上。”张俊涛说。
除了展览馆的运营,张俊涛还在同时进行着另一项工作:整理中华传统纹样数据库。“这是我工作的重中之重。”他四处走访,搜集了各种木雕匾额、门楣、家具、布料,研究上面的图案。仅门楣、匾额就有6万多件,每一个图案都有不同的文化内涵。
“仅仅是凤凰的图案,在我的数据库中就能找到好几百种。”张俊涛痴迷于传统图案中对于同一事物的不同表达。他认为工业化产品同质且乏味,手工时代的作品却熠熠生辉,“每家的生活都是个性化的,大家都有自己的快乐。”他从不同的图案看到了不一样的故事。
张俊涛有着这样的愿景:未来将会建立起有万件纹样的数据库,利用这些纹样进行转化,或印刻于花灯,或运用于其他家居饰品,甚至可以让人们自己定制想要的灯笼、灯具。“我希望将更多新元素融入花灯制作中,让人们能够看到挂在自家门口的、独一无二的好灯笼。”
在张俊涛看来,非遗传承最重要的是“恢复灯笼的实用价值,使其重归生活,融入现代社会”。
开封的文旅商综合体“汴梁小宋城”便是一个让张俊涛想法落地的空间。年,张俊涛受邀依据“小宋城”内各家店铺的特点,分别为他们设计出富有特色的门面灯笼。“两个月做了近一千个灯笼,他们挺满意的。”这些灯笼造型别致,用料考究,注重突出各家店面的不同风格,做到了造型和艺术、传统制灯技艺与现代科技的统一。
如今,到过“小宋城”的游人,无不被“灯笼张”制作的灯笼所吸引,它不但具备照明这一实用功能,更成为一种可供观赏的艺术。
依靠口碑传播,张俊涛打响了“灯笼张”的名号。年,在腾讯首款传统文化公益游戏《佳期:月圆》中,灯笼成为传播的核心符号和载体,其中也有张俊涛的手笔。
润物细无声
张俊涛口中的口碑,是他数十年如一日“走基层”的结果。
“凭什么我们的非遗手工艺只能是乡土气息的,只能出现在集市上面,而国外的艺术品却能够进画廊,去拍卖。”张俊涛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便要系统培养参观者和接班人。
为了将“汴京灯笼张”种类繁多的传统彩灯制作技艺传承下去,他针对不同人群策划了相应的传承方案,“进校园活动”便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在传承方面,我想做一些润物细无声的工作,比如去小学教孩子们制作传统灯笼,去大学介绍灯笼所承载的文化元素。”
“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我们宣讲的重点不一样。”张俊涛将校园传承方案分为小学、中学、大学三种,为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准备与他们动手能力相符的制灯材料和工具,启发学生制作完成他们人生中的第一盏灯笼,并让他们从体验中获得自信心和成就感,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
近几年,张俊涛先后为清华大学、河南省博物院、华南农大、河南大学、开封市特殊教育学校等各类学校举办公益讲座数十场,进中小学校园活动50余场。“通过这种方式传播文化、传播技艺,积累以后的传承人。”
除了国内传播,“汴京灯笼张”也打开国门,走向国际舞台。年春节期间,张俊涛先后赴南非、伊朗参加欢乐春节活动,尝试着让灯笼在当地落地。“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与他国文化进行结合再设计,这样的作品才有可能重新进入他们的生活。不仅仅是灯笼,其他需要进行转型的产业都需要这样一个过程。”对于中国灯笼走出去,张俊涛有着自己的思考。
北京的世界园艺博览会、郑州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扬州的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清明上河图香港展……细数年参加过的与灯笼有关的文化活动,张俊涛觉得异常充实,“灯笼文化一辈子也研究不完,我希望有更多的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