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石磨”,用于粉碎粮食,农村大多数时候用来碎黄豆,做豆腐必备。
这叫:簸箕。用来筛选豆类的工具,装一些豆进去,然后把豆抛起来,抛几下,不好的豆豆就会抛到最前面去了。
电棒儿,没错就是那时非常受欢迎的家用电器——手电筒,放两节1号电池,可以用好久,耐摔又抗震。
筢筢,也有地方叫抓抓,主要用来摊晒粮食,制作这个很简单,一根竹子就可以搞定,小时候总是把它当猪八戒的钉耙玩,当然,也很容易成为妈妈们打孩子的武器。
二八大杠(自行车)二八大杠简直就是爷爷那个年代的宝马。
斜挎书包,我记得小时候上学前班的时候妈妈也给我背过这种书包去上学,班里也很多同学用这种书包,后来这种书包在校园里慢慢消失了。
“风斗”有地方叫风车,这个风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风车。上面放谷物,手动吹风,谷物就从下面漏出来,根据谷物的饱满程度落在不同的位置,可以筛选好的谷物。
这是蓑衣和斗篷,相当于我们现在的雨衣。蓑衣和斗篷常常是同时出现,蓑衣由粽叶制成,斗篷由竹子编织,下雨天穿戴上,既防水又保暖。真的是比雨伞方便多了,穿上它也不耽误下地劳动。
这种叫“木犁”,用来耕田用,套在牛身上,人在后面操控。
农民用木犁在犁田,犁田是个力气活,同时也是技术活,只有村里的壮劳力才干得动。犁得太浅太深都不利于庄稼的生长。每一块地的要求都不一样,只有有经验的老农才能掌握好这个度。
记得小时候奶奶家的大水缸里面都会放着一个这种东西,这叫做“瓢”,是用葫芦做成的勺,舀水或取东西的工具。
这个像水桶一样的东西是“猪食桶”农村喂猪用的工具。煮好一锅的猪食,装进猪食桶,提到猪舍去喂猪。
“簸箕”也有的地方叫“斗筐”用竹篾编成,用来装东西用的,特别是一些米面什么的,也可以用它来晒一些谷物。
晒着东西的簸箕
“筛子”,跟簸箕很像,只是小很多,中间有一些小孔,用来过滤一些米、面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