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什么是“核桃车”吗?据说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没有“核桃车”的童年是不完整的。一枚核桃两头在磨石上磨平,再钻孔将果仁儿掏出,竹筷子一穿、纸壳做成的风车固定在筷子顶端,细绳一拉,风车呼呼转动,这就是童年里最美好的记忆。 50岁以上的老济南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回忆:两根竹筷、一张旧纸壳就能制作出趣味十足的小玩意,玩上一天都不觉得乏味,带到胡同里还会引来孩童们的追捧。
给老玩具“寻根问祖”
柳森是济南和圣文刀的非遗传承人。什么是文刀?就是古人裁纸用的刀,一般用竹子、动物角、贝壳等制成。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手工艺人大都比较节俭,制作文刀剩余边角料,会琢磨能不能再制作点别的东西,于是柳森家就有了很多手工玩具。
柳森8岁起就跟着爷爷学起了做玩具,当时入门作品就是“核桃车”。“家家户户都种核桃树,核桃晒干了就在磨石上磨,材料每家都有,小孩基本都会做这个。”柳森回忆,小时候跟小伙伴们聚在一起,总要比比谁做的“核桃车”转得最快。
除了“入门级”,还有“顶配级”,这就要说到另一种代表性的老玩具:“翻猴”。上世纪六十年代,老胡同的孩子谁要是能做出一个灵巧的“翻猴”,那绝对让人羡慕不已。“翻猴”也是用筷子、纸壳、绳线做成,两根竹筷用手轻轻一握,“猴子”便在绷紧的绳上翻起了跟头,跳跃灵活、栩栩如生。
柳森不仅做玩具,还研究玩具。为了探寻老玩具的历史,他遍访全国,总结出了以长江为分界线的中国南北两大类传统玩具。他发现山东境内的传统玩具有三大代表:滕州地区的“雁车”已经有年以上的历史,高密地区以“叫虎”为代表的泥玩具,再就是济南的“翻猴”。
老玩具背后有“硬核团队”
破解传承难题,柳森有办法,他把注意力放在年轻人身上。过去那些“核桃车”“翻猴”取材制作都很简单,柳森利用这一点把老玩具做成了材料包,美术馆、旅游景点、学校、DIY工作室……这些地点都是柳森推广材料包的渠道。“年轻人特别是孩子自己动手制作一个核桃车,会更能体会其中的乐趣。”
现在,在传承老玩具这件事上,柳森不是一个人奋斗,他的身后还有一个“硬核团队”。高等美术院校的设计人员、物理专业科班人员……看似简单的文创玩具背后也有技术含量。他们聚在一起研究如何将老玩具与济南文化更好地结合,与品牌跨界联名打开老玩具的市场。
对于习惯了购买使用工业品的现代人来说,这些藏在木头里的手工智慧已经越来越少见。柳森说,有的老人看到老玩具会落泪,这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情怀,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小时候的“童趣”陪伴下一代孩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