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作为新兴的市场,在富士康的发展进程中,郭台铭肯定不会忽视。于是年,郭台铭“跨过喜马拉雅山”,决定到印度考察。年的下半年,郭台铭曾两次到达印度,第一次是来考察投资环境,第二次开始选址建厂。
经过一系列的考察,郭台铭决定在印度清奈建立富士康印度工厂。清奈作为印度泰米尔纳德的首府,也是印度的港口城市,在科技领域,仅次于印度的班加罗尔。不仅交通便利,还有重要一点是这里有很多能掌握流利英语的工人,所以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投资者。
郭台铭任命张高郎为总经理,担任富士康印度工厂的筹备工作,张高郎属于富士康FIH事业部。这是富士康内部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一个事业部,在欧洲,美洲等都有建厂的经验。FIH从各生产基地调选了大批优秀人才,支援印度工厂的建设工作。在年的7月份,印度工厂一期建设完毕,车间使用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所有设备调试完毕,年底即可投产。
那么郭台铭为什么会投资印度,选择在印度建厂呢?郭台铭在第一次到印度考察后说,在众多电子产品中,手机无疑是最有发展潜力的。印度作为新兴市场,是移动通信市场发展最快的一个国家,每月新增移动用户达万左右。随着印度电信部门不断开拓农村市场,新增手机用户将会更多。
当时为了抢占印度手机市场,全球各大手机厂商纷纷出击。诺基亚、三星等直接在印度设立研发和生产基地,摩托罗拉、爱立信也表示要加大对印度市场的投资。印度手机市场已是各大手机厂商争夺的目标,郭台铭作为手机市场最大的代工商,自然不会视而不见。富士康投资印度除了手机市场外,还有其他的意图,由于印度出色的IC设计工业和软件行业,国际IT巨头都很看重印度市场,富士康也是看中了印度的IT领域。
身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制造业发展较缓慢,不像中国逐渐形成长三角、珠三角等产业集群,印度的制造业还比较分散。这也正说明印度强大的发展潜力,印度人口众多,强大的内需市场将激发印度手机、PC等产业的发展。而且印度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所以郭台铭看来,尽管印度手机产业发展较慢,但发展潜力巨大,富士康应该要搭上这趟顺风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