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润无声,三言两语入心田
李福忠
《资治通鉴》中,唐太宗对侍臣谈如何教育太子的情况时,曾经说过令人深思的话:“我自从立太子以来,遇事就对他进行教诲。见他吃饭,就说:‘你知道耕种的艰难,你就常常有这样的饭吃。’见他骑马,就说:‘你知道马的劳逸,不用尽它的力气,你就能常常骑它。’见他乘船,就说:‘水可以浮起船,但也可以把船弄翻。民众就是水,皇帝就是船。’见他歇于木下,就说:‘木材接受了墨线的校正才会正直,皇帝接受臣下的意见才会圣明。’”
唐太宗教子时,不讲长篇枯燥空洞的大道理,而是抓住时机,寓教育于各种看得见的形象事物中,三言两语,点滴浸润。这种教育方法就是今天我们讲的“随机教育”。对孩子进行随机教育,孩子容易接受,效果比较好。我在生活中也常用这种方法教育女儿。
我骑车带她上学时,看到一个人不知怎么弄得在平地上摔了一个大跟头,旁边很多“看客”笑了起来,女儿也笑了。我问她:“你笑什么?”她说:“真好玩,那人摔了个大跟头。”“摔了个大跟头有什么好玩的。要是你摔了个大跟头,好玩吗?”“不好玩,挺疼的。”“记住,无论你,还是别人,摔跟头都不是好玩的。看见别人摔跟头,我们不但不能笑,必要时还得上前扶一把。”
一天,我领着她去郊外玩,看见一位70多岁的老人正在往撮子里扫路上的瓶碴子。她看到老人的举动很好奇,便问我:“老爷爷扫瓶碴干啥?”“瓶碴很尖,不扫走会把自行车车胎扎露气了。”“那老爷爷会骑车子吗?”“可能不会。”“那他还管扫?”“孩子,人做事不只是为自己,有时候做事完全为了别人。”
放学了,我骑车带她回家,风很大,逆风行驶很费劲。女儿坐在后面发现车子很慢,便拍着我的后背着急地说:“爸,快,快。”“这么忙,回去干什么?”“到家好看《大风车》。”“今天我们顶着大风走,我用很大劲蹬,车轮也不爱转。你只想着自己回家看《大风车》了,想爸爸骑车费劲了吗?你把手伸进爸爸衣服里摸摸,爸爸身上都出汗了。”
我和她做了个游戏:我走,她跑,看谁快。我大步流星地走,不一会就把她落下一大截。又过了一会,她看越落越远,追不上了,便一屁股坐在地上,“哇”地一声撒起赖来。我赶紧跑回去扶起她,领着她向前走。当她“阴转晴”时,我便对她说:“孩子,当别人把你落下时,你一定要奋力追赶,争取赶上或超过别人;如果实在追不上人家,也别停下,争取让人家落的距离小一点。像你这样,人家把你落下,你便停下来哭,怎么能追上别人呢?
春风化雨,点点入地。经过我天长日久不失时机地通过一些小事向女儿渗透人生的道理,女儿成长得很快。现在虽然她年纪很小,但她身上已具有了人类许多美好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