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决定去哈尔滨到出发大概半个月时间,以为十一月底的东北也不至于把人冻傻,结果低估了冷空气的威力,十二月气温更甚。
可以说这是目前唯一一座因为气温太低我玩不动的城市,几个脚趾头差点没掉在路上。
东北太适合组团去了,在每个热门景点都能听到熟悉的粤语,司机说往年这个时候应该扎堆东南亚的广东人都来东北了。本来一个人旅行这件事就带了点“孤独感”,搭配冰雪,多少有了点惨兮兮的味道。
▲随手拍结冰的松花江
返程来到太平机场在洗手间脱下打底裤,把短暂陪伴我两天的雪地靴扔进垃圾桶那一刻,整个人仿佛得到了救赎,我可太需要南方的温度了。广东不需要它,留在哈尔滨回归尘土也许是它最好的归宿。
-1-
到达哈尔滨是晚上,以前很难想象东北的冷是什么冷,自信地穿了一条运动裤就出了机场,晚上八点的中央大街只有零星的游客,店铺很多都打烊了。
到酒店放好行李后,我还是决定出门,夜晚对周末旅行来说每一刻都很珍贵。
从酒店走去「圣索菲亚大教堂」不过七八百米,但因为冷,这段路程无敌漫长,眼镜更是因为冷空气不断起雾,严重影响视野。
▲看我起雾的眼镜
大晚上还是有很多人在这里拍照打卡。教堂除了白天音乐会,平常是进不去的。倒腾了几分钟没有找到特别好的角度,也不好意思麻烦路人,匆忙拍了几张风景照奔赴下一程。
今晚的主要任务就是——体验「东北搓澡」!
来之前做了一番思想斗争,也做好了一丝不挂的准备,但真实去到整个人还是很怂。会所服务员的每一个热情问候,似乎都在告诉你“我们这里很贵”,让人害怕。
换好鞋后上五楼找储物柜,然后开始脱光光……
时不时有些泡完澡的姐姐光着身子走出来,还好楼下时给了一条小毛巾和塑料袋,毛巾可以稍微挡一下上面,一只手拿着塑料袋挡下面。会有服务员很热情地给你推销各种套餐,我跟在后面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实在是太羞耻啦!
醋搓和牛奶搓都要另外加钱,不知道行情的我选择了直接干搓,那酸爽简直永生难忘。
对于澡堂的泡澡池子卫生问题大家的争议还是蛮大的,但对于平常也去游泳池的我来说都可以接受,如果真的害怕,只冲澡就可以。
★搓澡巾可以自己提前买,但有人跟我说如果是第一次搓,还是在澡堂子直接买的好,贵是贵了点,但是好用,这也只能等待下次去体验了。
反正我买的搓澡巾用在身上,就像给一条活鱼起鳞,或者在拿钢丝球刷碗,写起来都想哭惹。
▲从澡堂出来啦
综合下来,还是觉得在清迈的磨砂体验最好,搞完皮肤滑滑的,这次搓澡并没有特别明显的变化,肯定是我体验的方式不对!
-2-
为了尽可能多体验,第二天我预订了雪乡的一日团,要先自行从哈尔滨前往亚布力。这个团的价格不算便宜,一天下来只去「风车雪山」和「雪乡」。
从风车雪山下来吃完午饭已经两点,再去到「大秃顶子山」是下午三点,这边四点就天黑,所以三点的天色接近黄昏,这时候上山不仅冷而且拍出来的效果也不会很好,很多游乐项目也玩不到。「冰雪画廊」可以在山脚下看到雾凇,还有一些小动物,更适合亲子。
★我买的是早上7:20点高铁,六点半左右就要到高铁站,高铁站里没有餐饮,前一天晚上记得准备好食物不然早上就要跟我一样饿肚子。
★如果时间充足,不妨试试两日游,坐汽车从哈尔滨出发到雪乡需要五个多小时,一日团就是把其中的两小时省去,用了高铁接驳。
高铁车程是一小时八分钟,到亚布力西后导游会在广场接人再驱车前往风车雪山。这边的路太滑了,没有雪地自驾经验的要慎重,土著们开车时真的又稳又好,加上太冷,在车上的温暖时光反而变得很珍贵,恨不得一直坐在车上……
▲路上的雪景
风车雪山是一片整合旅游区,山下有冰雪游乐区/十里画廊,山上有雾凇,发电风车,体验雪地摩托。
从山脚到山上还要坐25分钟到汽车接驳,上山后两两组队坐雪地摩托到山顶,乘坐的时候一定要抱住驾驶员,有时候下坡我感觉都快要翻车了,但这摩托竟然很结实,不得不佩服人类制造工具的脑洞。
▲风车雪山,很科幻有木有!
对没见过大雪的广东人来说,这片山的景观足够新奇,蓝天白雪搭配发电风车,好多人一上来就兴奋地扎到雪堆里尖叫转圈圈,但温度接近零下二十度,戴着手套同样一分钟就能被冻僵,五分钟身体战斗力跟相机电量一样直线告急。
还好遇到了一个从海南来的小哥,忍冻摘下手套帮我拍了这趟唯二的游客照,感恩。
山上太冷,没呆十五分钟就下山了,倒是山下的游乐场我全部玩了一两遍,什么车拉雪圈啦,滑雪圈/马拉犁,游戏虽然很憨但快乐是真的快乐,而且人不多不用排队!
「十里画廊」是一条很美的栈道,可以看到结冰尚未完全的小溪,潺潺水流从冰块的缝隙淌过,阳光从松树的缝隙洒下来,带来前所未有的静谧。
▲十里画廊
栈道可以看到雾凇,还偶遇了几只雪兔和梅花鹿,小动物们真耐寒呀,看完觉得我家狗子过年完全没必要穿衣服。
▲雪兔和梅花鹿
大秃顶子山只在山脚下拍了几张照片,听上去的小伙伴说上面比风车雪山空旷很多,景观其实差不多,一些体验项目需要点时间,干脆留给下次吧。
▲大秃顶子山山脚
-3-
来到雪乡四点多,天已经完全黑了,简直过出了晚上八点的感觉。
景区门口到里面景观部分还需要坐五分钟接驳车,一定要坐,不然可能走到半路已经被冷死了。十一月底雪乡的积雪还不厚,目测屋顶积雪约20厘米,只是简单盖了一层棉被的样子。
▲观光栈道上俯瞰雪乡的小木屋
我们首先走了观景栈道,可以拍到色彩斑斓的雪屋,但没有发现蘑菇雪。一路上很多拍艺术照的,也就遇见了十几二十个昭君而已啦。
▲雪乡随便逛的街道
晚上雪乡下起了小雪,雪韵大街上已经很多游客了,大家的嗨点都好低,雪地里跳个舞拉个雪板都能乐上半天,妈妈们肯定喜欢这种氛围。
大街两旁的商铺可逛性不高,我买了一个冻梨一个冻柿子就花了19块钱(后面发现有5块一个的,不过如果不是特别想吃也不建议在这边买)……
雪乡给人的感觉就是失望大于惊喜。
一个小时走走拍拍完全够了,什么俄罗斯商店卖的手工艺品都很廉价的样子,倒是在雪乡博物馆的购物区尝到了骆驼奶,甘甘的很特别,价格小贵,元/g,白嫖喝两口就好了哈。
▲五点不到,月亮和灯光映衬下的雪房子
后面的时间我们直接进了铺子里休息,啃完了一串冰糖葫芦,味道和广东买到的其实一样,但真的很硬很耐咬。
▲东北串串外卖~~
晚上回来太晚又想吃东西,提前点了串串外卖,都说东北的串好吃,还可以,鸭肠30串没吃完。
-4-
最后一天时间留给了哈尔滨市区,如果来这边不滑雪的话,市区可逛的景点并不是很多。作为一个博物馆爱好者,看网上对省博的评价不太小,大多说很小呀展品不多这类的,所以这次没有去。
清晨在酒店收拾好东西,九点多慢悠悠出门逛中央大街,睡前思想斗争了一下要不要起早买评分很高的「尹胖子油炸糕」,可我太清楚自己了,冷到完全不想动,穿了两条裤子都顶不住这温度,没赶早是对的。
晨光下的中央大街还是很浪漫舒适的,尤其广播还放起了经典的俄罗斯小调,如果这时候捧一杯热咖啡,牵着情人的手一路说说笑笑无敌美好,不愧是“东方小巴黎”。
中央大街的尽头就是「防洪纪念塔」和「松花江」,纪念塔是纪念哈尔滨人民在年战胜了大洪水,让人感觉这座城市的人不仅扛冻,更多了一份传奇英雄色彩。「斯大林公园」也在这边,沿着整条松花江呈带状。
▲防洪纪念塔
这个季节的松花江已经结冰了,胆大的游客直接到了江面上玩,但我一个人太怂,万一冰破了就完蛋。
▲结冰的松花江
在坐出租跟司机唠嗑的时候,他告诉我每年的冰雪大世界之所以要十二月中下旬才能开放,是因为那些冰雕需要从松花江采冰运到现场进行雕刻,这要求松花江冰面厚度达到2米,现在还不是最冷的时候。
乘坐观光缆车可以到达松花江的北岸,就是「太阳岛风景区」,缆车上可以俯瞰结冰的松花江。有时间也可以选一晚住在松花江边,在飘窗喝喝茶看看雪景,美哉。
▲松花江观光缆车上
很多人在冰面上写了自己的愿望,有人还画了好大一只乌龟,好奇他们怎么做到画图案的同时又不留下自己的脚印的。
▲被写满愿望的冰面
太阳岛上面人很少,公园有很多空旷的雪地。
▲太阳岛公园
趁着没人我直接跑到雪地里体验了打滚的感觉(夸张了,实际是疯狂踩雪),但是这边的雪还是会化,进了鞋子后很快变成雪水,会导致冷飕飕的,不宜玩太久!
「老道外」可能我逛的地方没走对,觉得没什么好看的。
大冷天最后决定回去中央大街吃午饭,随便选了一家俄(快)餐,味道普普通通,加上对东北菜没有特别的执念,在一日团中吃的铁锅炖大鹅也是中规中矩,此次行程没什么值得“哇哦”的美食。
▲一天内吃了两次马迭尔冰棍
如果要特产的话,可以超市选一点红肠。我买了大概五十多块钱的红肠,秋林里道斯和哈肉联两个品牌都有,儿童肠全是瘦肉,普通的是肥瘦混合。后面返程的时候在机场看到同款价格直接翻了一倍。
在中央大街上也看到很多人拎着超大的面包,进了一家店才知道这叫“大列巴”(俄语翻译是“大面包”),据说味道微酸,是俄国人的传统主食,可以搭配红肠一起吃。以前为了储备粮食,一个好几斤重的都有,做法工艺就流传下来了,说用来送礼是“礼重情更重”……
▲东北大列巴
但我对这种什么馅料都没有的欧包没有兴趣,也不知道吃到何年何月就没买。
如果想买俄罗斯手信,也不要在中央大街买,可以去「道里菜市场」什么的。上次在大兴机场的时候路过一家俄罗斯商店,我买了两袋饼干,感觉不是很对口味,这次直接放弃。
▲白天的圣索菲亚大教堂
最后送给想去东北的小伙伴一个小建议:一定要穿够!不然你会冷到什么都不想逛!手套要买多指触屏的,脱来脱去真的很影响体验。
匆忙的东北之行结束太快,也许“不完美”才是每段旅程的记忆点,美往往夹杂着遗憾。送你一个雪地上画的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