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周年之际,自己的人生经历、感悟在脑海里就像放电影似的过了一遍又一遍,个人、家庭、单位的发展变化太大了,尤其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变。
穿戴上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前,由于历史的原因,生产力落后,人们生活水平总体上较低。在穿戴上,别说穿花俏时髦高档衣服,就是穿件新粗布衣服也是一种奢望。年至年,我正在长沙读书,同学们穿着千篇一律:春秋冬季,内衣为棉毛衫,罩衣则是中山装或军装款式;夏季的“的确良”衬衣就只夏天穿,倘若春秋冬季当内衣穿在里面,那是浪费。然而,罩衣里面的棉毛衫衣不管有无衣领,总归没有什么
美感。于是,假衣领便应运而生。
▲作者穿粗布衣服在天安门前留影。
所谓假衣领,是20世纪70年代流行的一种“服饰品”,就是用一块白色化纤布做成衣领,领子下有两条布带,套在臂膀上,穿在衣服里面,把雪白的领子翻出来,看上去好像里面真的穿了件白“的确良”衬衣似的。其颜色后来慢慢发展到蓝色、黄色等等。那时我就拥有多条假衣领。不但我穿假衣领,我还帮我父亲买过几条假衣领,他也很喜欢穿。那假衣领也有方便之处:清洗起来比洗一件整衣简单容易多了。但如果因天气转暖在广庭大众面前欲脱去外衣,那就露出了“庐山真面目”。在改革开放以前,由于物质生活贫乏,人们买东西都要凭票供应,穿衣更是按人头核发布票。而一年就那么多布票,顾了买外衣就顾不了内衣,不到逢年过节,一般人家是很少添置新衣服的。“穷则思变”,上海人先用零头布做成了假领子,而零头布不需凭票供应,因此这种聪明的做法很快风靡中国。穿上假领子,露出的衣领部分完全与衬衣相同,给人的感觉就是穿了件挺括的衬衫。里面穿了件又白又净的假领子,外面穿件绿军装或中山装,再将风纪扣一扣,那可是那个时代最标准的男人打扮。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是对当年人们穿着装扮的真实写照。穿好的无能为力,而爱美、追求漂亮打扮又是人的天性,假衣领既不用花费多少钱,又穿出了漂亮,自然很受人们青睐。假衣领的出现和流行,是由当时的国情和经济状况决定的。
再看看今天,人们的穿着打扮潮流时尚,五颜六色,千姿百态,各种款式应有尽有,让人眼花缭乱,还用像当年那样为了省钱装扮自己而造“假”吗?!据悉,如今也有假衣领,但其意义变了,或许带有怀旧、节省时间、时髦等因素。
住所的几经更替
我是年从长沙调到衡阳建行来的。刚调到衡阳时,住在现在的解放路支行楼上,一间大概9平方米大小的房子里。没过多久便搬到沿江北路单位自建的家属宿舍,面积大约50平方米。年搬到蒸湘北路分行办公楼后面,面积60平方米,年至今住蒸湘世纪城,面积平方米。而现在儿子又购了一套新房,正在装修中。住房越买越大,装饰越来越潮流。
讲到住房,就自然又联想到烧水、做饭、取暖的燃料,上世纪80年代,家庭燃料就是煤碳,烧煤不但污染空气和环境,而且很是累人,那时实行6天工作制,一周仅休息一天,这一天实际上哪有休息!除搞卫生、带孩子、辅导孩子学习外,还要买煤、搬煤、做藕煤。当时流行一段调侃顺口溜:“清早起,开炉门;搞熟饭,喊夫人;洗衣服,一脚盆;做藕煤,一千斤。”而今,家用能源基本上是电和液化气,既卫生又方便。各种现代厨卫用具不断翻新,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人的思想和生活习惯都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了。
出行方式的巨变
前年,在城里工作的侄儿在老家兴建了一幢新楼房,邀请我们去住几天,我们如约而至。坐在新屋前坪喝茶聊天,望着各式大客车、载货车、小轿车、摩托车、电动车在屋前省道上来来往往,川流不息,不禁勾起了我对车子的回忆。
我是年离开老家外出读书继而参加工作在城市安家落户的。在老家干农活达七八年。那时家乡农户的车子也不少,不过都是原始的土车、风车、纺车、水车、牛车等等,这些车子的动力基本上都是人力,个别的是畜力。
孩童时候,当看到有人骑着单车在乡间土路上行走时,我羡慕不已。年,我进入湘潭市一中读高中,班里只有少数几个城里同学家有单车。他们有时从家里骑单车来到学校,我们便见缝插针地推到操坪上去练习。就这样,我学会了骑单车。等放假回到乡下家里,我就像报喜一样地告诉家人:我会骑单车了!父亲是一名乡村教师,假期在家里,偶尔有父亲的同事、好友骑着单车来我家,我便想方设法去弄来在乡间土路上遛遛,好神气的!
老家距湘潭市有70多公里路程,当时客运车票价为1﹒7元,我在湘潭读高中期间,竟有过两次步行回家的经历。为了节省这1﹒7元车费,家住同一个公社的几个同学先一天就邀约好,买上几个馒头,清早从学校出发,走到晚上10点左右到家。
改革开放前,老百姓恐怕没人想过购买私家车的事。记得年我在省网岭“五七”干校学习锻炼期间,干校组织我们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参观学习。在那里,看到一台吉普车停靠在路边,我们纷纷凑到车子旁边照相作为留念。斗转星移,广袤农村的发展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料。老家村民小组当年那些原始“车子”再也觅不到踪影了,
取而代之的是小轿车达十多台。
▲年作者在井冈山与路旁吉普车合影。
不是车主,与车子合照一张像也感荣耀。
我们大家庭成员这次回老家团聚开回的车子也达6台一字排开停放在新屋前坪。而我的小家庭的小轿车也已换成第二代了。
“小康”生活谁不向往?但没想到竟来得如此之快!
通讯工具的蝶变
当今的信息社会给人们工作生活方式带来的的变化太大了。作为过来人,对通讯方式的飞速变化感受特深。
记得在老家时,人们与远方亲友的联系方式就是书信。那时交通工具也很落后,乡下邮递员大都是步行送信,一封信从寄出到收信人收到,距离近者需要个把星期,稍远一点的要十天半个月。偏远的地方甚至要个把月。每当人们有急事要告诉远方的亲人时,发电报算是一条捷径了。乡下的人发电报至少得到公社,电报按字数计费,若发10个字大约3角多钱,比起一封平信8分邮资来,算是奢侈消费了。因而,不是亲人病故之类的急事,一般是不会拍电报的。
年,我调到衡阳建行。那时还只有单位才有办公电话,平常百姓家不可能安装电话。记得单位电话也只能与市区单位直接通话,若要电话联系县区单位,得先拨邮电局长途话务台挂号,挂号后,就耐心等待邮局接通对方电话。上午上班挂号,直到下班还没接通对方电话是常有的事。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一种新兴的通讯工具——传呼机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数字的、汉显的、长的、方的、彩色的,总之各种类型、各种档次的BP机在人们的腰间演绎着别样的风情。那时最流行的一句话是“有事呼我!”年轻人腰间的传呼“嘀嘀”地响了,便匆匆忙忙找公用电话回话。在我们行里,当时公家为外勤人员每人配一个BP机,以便在他们外出时方便联系。妻子是行里的预结算审查员,属外勤,她享受了这种待遇;我呢,内勤,没资格享受。
接下来,一种叫做“大哥大”的手持电话也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大哥大”确实名副其实,个头大,体型笨重,算得上是手机中的“战斗机”了。采用的还是模拟信号,功能也非常单一,但是在那个时代,“大哥大”却是身份的象征。只有那些暴富的人才会拥有一部“大哥大”,在街上“大哥大”也会为他的主人赢得很多回头率。
年,衡阳开通了程控电话。此时,我的小家庭也开始有了点小积蓄。没过多久,便花三千多元初装费装了一部家庭电话。
今年我来衡阳刚好40年。如今,我一家5口(不包括尚在上幼儿园的小孙女)不知用过多少部手机了,不慎丢落的手机大概不下七八部。从黑白屏到彩屏,从单一的直板型到翻盖和旋转型,从和弦到MP3、MP4和可以拍照、摄像的多功能音乐娱乐手机,再到现今的智能手机,令人眼花缭乱,稍不留意,一夜之间你就可能遭淘汰了。
通讯工具的变革给我们带来的是高科技和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即使远隔重洋,只要轻轻一刷手机屏幕,便仿佛近在咫尺;足不出户,便可以了解世界。书信-公用电话-传呼机-大哥大-手机,它们就像一面多棱镜,折射出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和伟大祖国的欣欣向荣、日益繁荣。
写稿是我的业余爱好,写了四十年稿子,“稿龄”与改革开放时间几乎相同,对写稿投稿方式的变化感受颇深。
记得刚步入撰稿人行列的时候,单位就一名打字员,一台机械打字机,外加滚筒油印机、蜡纸、铁笔、钢板,构成打印文件的全部工具。当时写稿人是不敢“奢望”用这些工具打印自己的稿件的。写稿就凭手头功夫。拟稿、修改、誊写,一笔一画一字一句老老实实地用手书写。用圆珠笔、复写纸誊写稿件算是提高效率的一条捷径了,手指经常写出血泡来。长期用铁笔刻蜡纸,手指被磨出了厚厚的硬茧。
年,单位购置了第一台电脑,标志着电脑打字时代的开始。随后,又有了复印机。打字员也增加到了两名。于是,在打字员忙得过来的时候,我们写稿人便将手工拟写好的稿件请打字员打印、复印。算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向前跨越了一大步。
到了90年代中后期,电脑基本普及,我也购置了家庭电脑并开通了互联网。与此同时,单位又拥有了传真设备等。这以后,写稿便彻底告别了手工操作年代:写稿用电脑,投稿发电邮,还可用传真、发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