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接近两年,滴滴顺风车终于全面回归了,经济实惠快捷便利安全舒适,是大家的期盼!滴滴公司在充分听取政府管理部门、消费者、安全专家等全方位意见和建议之后,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公司宣布从6月19日起,滴滴顺风车将在国内座城市恢复上线,还将丛23日起开通“跨城服务”。
对经常出门在外的人来说,无论是商务还是旅行,还是上下班,滴滴顺风车带来了便利经济实惠的出行方式,在享受到这种与人、与己、与社会、与环保等有利的出行方式后,许多人也逐步加入到司机行列,在空车出远门时提前看看是否有同路的朋友可以结伴同行,给别人带来方便的同时,自己也能补贴些油费!没有顺风车的日子里确实很不方便。习惯了人性化的顺风车出行,对车站、机场一部分行为不检点的出租车司机是抵触的!
因为安全问题,滴滴顺风车被迫下线。而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共享出行市场也日新月异,众多公司和车企纷纷投资共享出行市场,但却始终未见真正的大实力公司完全取代滴滴顺风车空出来的位置。背后的原因,还是潜在的安全问题,许多经营者心里清楚,比起滴滴顺风车,他们的安全措施远不能及。
这也是这些顺风车平台不敢大张旗鼓快速崛起的主要原因。一旦做大,随时可能被安全二字彻底压垮,成为第二个滴滴顺风车。
滴滴顺风车确实方便了很多人。
经常加班的很多小伙伴,就是滴滴顺风车的忠实乘客。
午夜凌晨,即将加完班,就可以开启回家模式。提前半小时发上行程,几分钟就有顺路的人接单。顺风车就是用1块钱一公里的低价格,享受着近乎专车6块钱1公里的高端服务。
由于在这个时间段接顺风车的,大都是附近的上班青年一族,住所方向也大体一致,所以有时能聊到一起去,减少了路途的无聊,甚至拓宽了自己的朋友圈。
尤其是对于每日往返于AB双城的上班族来说,上下班都能接单,不仅能冲抵往返的油钱,还能有些额外收入,同时也能抵消单独开车的无聊。而对社会及环保来说,减少拥堵、减少尾气污染都有积极意义。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司机可以补贴点油钱,乘客可以降低打车费用,是彼此都受益的双赢模式!
制约顺风车市场发展的,除了滴滴遇到的安全问题,就是行业规范以及乘客素质问题。
许多顺风车乘客认为自己花了钱,就应该享受服务,不管是进小区还是进胡同,都是顺风车主们应该做的;但从顺风车主们来说,拿着超低的车费,却要受个别乘客的刁难和不尊重。
其实,这就需要理清顺风车的定位和双方的权利义务。让大家明白不同的运营不同的发展模式。
从滴滴公司来看,之前就涵盖了专车、快车与顺风车。
快车和专车是即时叫车,司机大多也是专职的,区别就是快车车型差一些、车费低;专车车型好,一般为豪华高档车,服务更到位,当然车费也很贵。顺风车是延时叫车,司机对用户具备选择权,也可以拼车,但价格最低。
而顺风车起点终点确定价格是固定的,费用仅为专车的零头,大家商量时间出行,不能更改目的地,更不能像专车一样要求各种服务。
顺风车的市场化程度较低——很多顺风车司机的动力更多的是社交,而非逐利。顺风车几乎就是一个近乎公益的存在,除了摊平出行的油费,没有多少盈利。
顺风车环保节能、减缓交通压力、促进人与人之间信任的理念,让更多的人了解顺风车,支持并加入这项公益活动之中,推动绿色出行、文明交通、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