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此时此刻多少人的心声——
「张艺谋,你真的是这个」
开幕式倒计时短片,将中国传统文化24节气与倒计时完美衔接,每一个定格画面都是壁纸:
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气魄与豪迈,破冰五环的新意与温柔,将奥运精神、传统文化与科技巧妙结合。
谁看了不说一句:
冬奥会,真~审美审美天花板!!
一个奇妙的小细节:
开幕式大屏幕上出现的月亮,正是今晚的月相。
「你抬头看,我邀请全世界共享今晚的月亮。」
当《明天会更好》的声音在鸟巢上空响起,各行各业的普通人欢聚一堂,向世界发出美好邀约,共赴一场冰雪盛会。
果然,中国人要是浪漫起来,无人能敌!
中国的冬奥浪漫,从场馆设计就已经开始。
在张家口主赛区,有着一条长长的s型雪道。
近看瞧不出什么名堂,可当航拍展开,我们会发现,这蜿蜒的雪道,竟是一柄玉如意。
如意代表着吉祥美好,象征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也寄托着中国对世界的美好祝愿。
从雪道远眺,我们可以看到远处山峦间蜿蜒的古长城。
烽火硝烟已经远去,如今山间回荡的是和平竞技的欢声。
玉如意优美的外观之下,藏着极高的技术难度。
从柄首的出发台开始,整条雪道全部采用悬空的方式架构,凌驾于山体之上。
这样的架设方式,可以在保证稳固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山体植被的破坏,保障山林间动物的休养生息。
这种环保设计理念,同样贯穿于北京冬奥会的各个场馆。
首钢的滑雪大跳台,设计灵感来源于敦煌壁画中的飞天,近看是滑雪跳台,远看则犹如一条彩虹丝带。
在美丽造型的背后,它也是全世界首个建设在城市工业遗址之上的体育场馆。
在奥运任务完成之后,它将作为地标建筑,带动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首钢老工业区的改造与发展。
中国人做任何事情,目标都不止是眼下,而是十年甚至百年后的未来。
在张家口山区的腹地,还架着一台台巨大的风车。
古人有言:北风号怒天上来,自古以来,张家口的原住民一直苦于山间呼啸的大风。
如今我们在山坡上架起风车,在山谷中建起电力转换站。
我们无法改变风的方向,却可以留住风的能量。
张家口的风,将在今天点亮冬奥的灯,也将点亮无数个未来的夜色。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这是我们的冬奥浪漫,更是中国人骨子里的担当。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独特而温馨的点火仪式,又让不少人想起了08北京奥运的那个巨型火炬塔。
穿越时光长河,这届奥运的火炬「飞扬」的外观与它遥相呼应。
火炬整体是红色与银色的过渡组合,从红色的祥云过渡到银色的雪花。
既是对那场辉煌盛事的追忆,也寄托着对今夕盛景的祝愿。
火炬交接的设计也同样巧思满满。
在交接过程中,火炬顶部可以紧密相扣,如同紧紧交握的双手。
一支火炬,传统的继承、未来的展望、美好的愿景,尽在其中。
而这样的浪漫巧思,并不是个例。
此次冬奥火种灯的创意正源自中国古代第一盏灯:西汉长信宫灯。
所谓长信,代表永恒的信念,代表着人类对光明和希望的永恒追求。
而其上飞舞的红丝带,则象征着奥林匹克的拼搏精神。
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有创新。
这盏火种灯首次采用了双层玻璃和再生铝合金灯体的设计,不仅蕴含可持续的理念,也寄托着一种美好的向往:
任何风浪都无法熄灭奥运圣火的光芒,无法阻挡我们追求卓越和幸福的脚步。
在科技之外,我们的浪漫,同样体现在对人的关怀上。
和以往不同,北京冬奥的运动员颁奖花束不再是鲜花,而是一束永不凋谢的绒线花。
这束特别的永生花采用的是非遗技术-——海派绒线编结技艺钩编而成。
值得一提的是,参与钩编的人员包括来自希望之家的一百多位残疾朋友、数位成骨不全症患者,困境女性组成的织女团队。
让困境人群参与进冬奥的筹备工作,这正是独属中国人的浪漫——
再小的个体也有参与历史的力量,再艰难的人生也可能在某一刻实现高光。
冬奥的浪漫,除了对内,也有对外。
前几天,美国一位雪橇运动员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分享了一段视频。
在视频里,她激动地向粉丝展示自己的「床用遥控器」。
上面的8个按钮,可以自由升降角度,其中的零重力模式,更是让运动员小姐姐大呼「Unbelievable!难以置信!」
看过这段视频的奥运运动员,纷纷在留言区流下羡慕的泪水。
「作为一名参加东京奥运会的运动员,看了这些视频,想起来纸板床睡起来有多难受」
「和这个床比起来,东京奥运会的床大概只有一半那么大。」
不是故意拉踩,只是没有对比没有伤害。
按摩床让运动员喜爱不已,我们的吉祥物同样受到了各国冬奥人员的热烈欢迎。
冰墩墩,年第一顶流各位没有意见吧?
日本一位主持人,刚来北京几天,就成为了我们冬奥吉祥物冰墩墩的狂热粉丝。
不仅穿上了冰墩墩专属应援服,还背上了冰墩墩同款背包。
徽章一集就是一排,抱枕玩偶应有尽有。
种类之全,让人忍不住怀疑他这趟出差的工资,是不是全花在了采购冰墩墩周边上。
除了花钱,他还在自己的采访里夹带私货。
这边直播连线,那边他已经开始花式安利心动爱豆。
最搞笑的是在他看到冰墩墩的真人玩偶抱着服装下班后,满脸的心碎与错愕,仿佛下一秒就要说:
「你把我的冰墩墩怎么了!」
咱就是说,追星太过真情实感容易受伤啊~
对冰墩墩上头不已的不止这位主持人,其他的运动员也拿它当心头宝。
基本每位运动员来冬奥村的第一件事都是和冰墩墩合照。
一位捷克运动员小姐姐看到小熊猫的一瞬间,激动地差点当众哭出声来。
咱就是说,谁能抵抗住熊猫的魅力呢?
不止吉祥物大受欢迎,各种奥运周边也同样受到了各国运动员的喜爱。
在翻遍了这届冬奥的周边后,我惊喜的发现:
我们的奥运文创产品集体摆脱土味,审美升级了。
倒计时徽章从天到天,每块的设计都不一样,当集齐把它们拼在一起,就能组成一个数字0——既是倒计时的终点,也象征着冬奥正式开幕。
这种设计,只是冬奥周边的冰山一角。
什么传统文化的再设计,什么冰雪项目的新结合......
这些徽章上面只字不提中国,却处处体现着中国文化的浪漫与魅力。
在这届冬奥会开始前,很多人开始怀念北京奥运,期待再现一次08年的盛景。
事实证明,我们不止做到了,而且完成了超越。
当年08年北京开幕式用了上万人,排练时间长达一年之久。
而早在冬奥开幕式开始之前,张艺谋总导演就曾说过:这届开幕式,最多只用人。
当年曾让演员彻夜排练,让导演组伤透脑筋的地面卷轴,如今已不是让我们为难的问题。
经过智慧改造的鸟巢,可以通过地面屏幕即时捕捉演员的行进轨迹,景随人动,人随景变再也不是千万次练习才能达成的效果。
今天的我们,已经不再用人海战术来展示国威,现代科技就足以搭建起独一无二的中国盛景。
正如总导演张艺谋所言: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不再只专注于展示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而是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自信。」
08年,我们平地建起鸟巢、水立方。
如今,水立方被我们用新科技改建成可供冬奥使用的冰立方。
今天的我们,已经不再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完成一个项目,我们可以更多的思考环保、再生、可持续。
华丽转身的水立方,既见证往日的荣光,也期待着未来的奇迹。
讲到这里,突然想起杨毅老师的那段话:
「08奥运我们为什么那么高兴,其实不是因为有多少金牌,办的有多成功,是因为我们都知道中国再也不可能倒下了。」
而今天的冬奥会,俨然同这句话形成了最好的呼应。
从北京奥运会到今天的北京冬奥,14年的时间,像穿过一道任意门,所有的欢呼和呐喊交织在这个时空当中。
张艺谋导演曾谈到这次奥运最想表达,是「我们」。
「要让全世界看看中国人的世界观,中国人跟所有人都一样,那么真诚,那么善良,那么爱美。」
谢谢张艺谋导演,谢谢冬奥会开幕式幕后的所有人,你们做到了。
但更应该谢谢的,是我们屹立不倒的祖国,和传承千年的中华文化。那是我们的根和底气。
和春天一起开幕的年北京冬奥会,注定成为一个奇迹。
而这个奇迹,终将由我们自己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