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哭啦那些年,我们的儿童节过得

白斑医院有哪些 https://mip.yyk.99.com.cn/fengtai/68389/

不知道什么时候

对于“儿童节”

“大朋友”们有了很高的热情

还记得那红领巾、课间操么?

还记得玻璃弹珠,“大大卷”么?

还记得那用石头随手画就能玩的“跳房子”么?

……

虽然很多人说

现在小朋友们已经体会不到

我们这些“大朋友”那时的快乐了

太多的童年时光充斥着各种补习、培训

甚至小小年纪便已步入社会

但是,谁又知道真正的童年

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一起走近他们

去看看40后、50后、60后、70后

甚至80、90后的童年吧

找寻自己关于童年的那份记忆~

40后:我的名字叫“红领巾”

讲述人:朱淑君,年生退休前就职于贵阳棉纺厂

△朱阿姨和朋友的搞怪照片

时光易逝,转眼我已经迈入古稀之年,但童年的点滴依然历历在目。今年我72岁,但依然有一颗“年轻”的心……

我们那一代的孩子,是“生在红旗下,长在新中国”的一代,很多家庭连买米都顾不上,更没有富余的时间、金钱帮助孩子筹办节日。对我们来说,童年印象最深的是就是看电影。

我的父亲曾是制革厂的工人,母亲在童装厂工作,成天工作忙碌,也少有休息日陪我。初小(一年级到四年级)和高小(五、六年级)时,我记得学校会组织大家到电影院看一场5分钱的电影。

身穿白色衬衣、蓝色裤子的同学们陆续排队进入电影院,坐在木质可折叠的椅子上,津津有味地欣赏着白色幕布投影的黑白画面,《红星闪闪》、《鸡毛信》、《三毛流浪记》、《祖国的花朵》等多部电影都是我们童年的记忆。当时贵阳只有新华、群星和贵阳电影院,对我们来说,看电影是一件稀奇的事情。

同时,节日当天,作为“六一”儿童节的重要环节之一的少先队员入队仪式,也非常隆重。每个孩子都觉得,胸前能佩戴上红领巾,成为一名正式的少先队员,是一件极为光荣和自豪的事情。那天,包括我在内的几名同学按一字型排开,站在学校的空地上,面向国旗,在老师的带领下,右手握拳庄严宣誓:“我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好好学习,好好锻炼,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贡献力量!”当老师为自己系上红领巾时,心里特别激动,晚上睡觉我都不愿意把红领巾摘下来。

从50年代传播的电影、歌曲中,我们学到最多的就是要乐于助人。所以当自己真正帮助了别人时,总是希望着对方问一句“你叫什么名字”。这时,大家的回答都是一样的——神情严肃地摆摆手:“不要问我的名字,我叫红领巾”。

时光易逝,转眼我已经迈入古稀之年,但童年的点滴依然历历在目。今年我72岁,但依然有一颗“年轻”的心。童年没有赶上好时代,那么现在我就要当一个“老玩童”,把遗憾补回来。

在新疆明月沙山放眼观望无垠的沙漠,在布达拉宫感受神秘的藏域文化,骑着大象穿梭于尼泊尔的原始森林,征服川西折多山,感受茶卡盐湖的纯净、宁静,走进中国最美县城稻城亚丁……我一直把“踏遍青山人未老”的观念融进自己的生活,通过做一名“山寨”旅行家,感受大自然的魅力。现在我感觉很充实,每天都在过儿童节。

50后:体验劳动的光荣

讲述人:李红钢,年出生退休前就职于贵阳市社科联

△儿童节当天,父母带着李红钢姐弟拍摄的全家福

7岁左右,我进入了市府路小学读书。每到“六一”儿童节,学校里就会让学生开展大扫除活动,体验劳动的光荣。老师安排大家自己从家里提一个小水桶去学校,打扫学校卫生……

小的时候,我们家住在河西路一个院坝里,自建的两层房中住着几家人,每天放学孩子们就一起在院子里玩,家长互相之间都熟悉,也很放心。

7岁左右的时候,我进入了市府路小学读书。每到“六一”儿童节,学校里说是要组织学生们活动,其实就是让学生开展大扫除,体验劳动的光荣。那个时候,虽然不像现在孩子这样,有许多娱乐项目,但是我也很高兴,晓得“六一”是自己的节日。

按照学校老师的安排,我们的“六一”大扫除要求学生自己从家里面提一个小水桶去学校,然后在学校接水打扫卫生。有的时候,老师还会带我们去大十字周边转一圈。虽然路上什么都不干,就是和同学在一起聊天、嬉闹,但是都非常开心。

在我印象中,最难忘的“六一”应该是在我三、四年级的时候。那一年的“六一”遇上周末,学校放假就没有组织活动。母亲提前几天就帮我们姐弟几个把“六一”当天要穿的衣服洗好、折好,这些衣服都不是新衣服,有几件上面还有一些补丁,但已经是当时我们家里最好看的衣服了。

那天早上一起来,我们几个孩子就高兴地换上了已经洗好的衣服,跑到桌子前开始吃早饭。吃东西的时候,母亲还一再叮嘱我们:“吃慢点吃慢点,不要把衣服搞脏了。”吃完饭以后,父亲母亲带着我们出门了。本来我以为他们是要带我们几个去河滨公园玩的,谁知道走了半天,父母亲带我们来到了一家照相馆,说是要请人帮我们照一张全家福合影。

那个年代,照相是一件稀罕事。在吃饭都只要几分钱的情况下,照一张相差不多要花1、2角钱,所以我们家照片都很少。我听说要照相,心里面也是非常兴奋,马上乖乖地按照摄影师的安排,跟随父母走到相馆外面,在姐姐身边站好。“咔嚓”一声,随着一道白光闪过,相片已经照好。

过了一段时间后,母亲把冲洗好的照片带回了家。这是一张大约只有3寸,正方形的黑白照片。我们姐弟几个拿起照片看了又看,就想比对一下照片上的人和我们本人有什么区别。母亲在一边等我们看完以后,找来一个小本子,很认真地把照片放在本子里夹好,然后收起来。

现在,这张照片我依然保存着。每当看到照片,就会想起自己的小时候。尽管当时的经济条件并不好,但是父母已经在尽他们最大的努力给我们一个美好的童年。

儿童节当天,父母带着李红钢姐弟拍摄的全家福

60后:难忘的“游园会”

讲述人:刘梅华,年出生就职于贵州医科大学

△前排右一为少时的刘梅华

母亲特意给我梳好了辫子,我还骄傲地戴起了自己的红领巾。等我们几个女孩子碰面的时候,我看见每个人都精心打扮过,有一个女孩子头上还扎起了蝴蝶结,非常漂亮。

现在的贵阳市建起了许多公园,让大家平日里休闲时有了不少选择,带孩子去公园玩时也可以变着地方去。但是在我们小时候,贵阳的休闲娱乐场所并不多,远一点的就是黔灵公园,近一点的就是河滨公园。

在我小时候,去河滨公园玩就是最高兴的事情。当时的河滨公园和现在不同,还没有建起儿童游乐设施,但是每逢重大节日的时候,河滨公园就会面向市民开展“游园活动”。公园大门上,彩旗招展,高音喇叭里歌声飞扬。大家一起手牵着手往公园里面走,看各个文艺团体在公园里面表演节目,歌舞、京剧、杂技什么都有,每个人脸上都是笑容。

如果是“六一”儿童节当天去河滨公园,公园周边就会聚集一些摊贩,卖棉花糖、风车等等。一般在这个时候,父母都会比平日里大方,孩子们说“想要”,父母多半会同意。因为想要去参加“六一”游园会的人太多,政府会通过工作单位、学校、居委会发票的形式控制入园人数,有的家庭只能拿到1、2张票,所以兄弟姐妹几个就只能轮流去。

我是家里的小女儿,平时父母也会比较宠我。大概在我7岁的时候,有一年河滨公园办“六一”游园会,家里只拿到了一张票,母亲就把票给了我,我高兴地拿着票跑到楼下,找到几个和我玩得好的同学,约她们一起去公园。

记得那天我们出门前,母亲还特意给我梳好了辫子,我还骄傲地戴起了自己的红领巾。等我们几个女孩子碰面的时候,我看见每个人都精心打扮过,有一个女孩子头上还扎起了蝴蝶结,非常漂亮。

公园里面人山人海,我们几个小孩子在人缝里挤来挤去,到处看文艺团体的表演,觉得好玩极了。看完了表演,我们就跑到公园里面一个小山坡上,在那里玩丢手绢、老鹰捉小鸡,跑累了,就在山坡上躺起休息。从小山坡看下去,就是南明河的上游,河水清澈,有些男生已经忍不住跳下河里面去游泳。但是当时只是初夏,贵阳的温度并不算高,男生游完泳上来,风一吹,冷得他们在河边发抖,赶紧穿衣服,我们几个在山坡上面看得哈哈大笑。

现在的河滨公园,比我们小时候的要漂亮多了,也修起了很多现代化的设施。但是我依然会想念原来的河滨公园,因为那里是我童年最美好的回忆。

70后:那年的“六一联欢会”

讲述人:黄艳,年出生就职于贵州建邦常发有限公司

△黄艳与表弟在黔灵公园的合影

节日当天,女生都穿白衬衣配蓝裙子,外加一双白网鞋,而男生则统一着白衬衣、蓝裤子和白色网球鞋,参加班级组织的联欢会……

我的生日是6月3号。因为生日和儿童节只隔了一天,所以小时候,每逢“六一”时,家里人总会帮我把生日也一起过了。

小学时儿童节只在学校呆半天。节前头一天,老师会要求全班同学用拉花布置教室,还会让同学特意在黑板写上“庆祝六一”的字样。

节日当天,女生都穿白衬衣配蓝裙子,外加一双白网鞋,而男生则统一着白衬衣、蓝裤子和白色网球鞋,参加班级组织的联欢会。“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的叫着夏天……”同学们在联欢会上,将自己事先排练好的节目进行表演,那时候成方圆的《童年》超级受欢迎,以《我们的祖国是花园》为背景音乐的舞蹈也是热门节目。同时,有特长的同学还会弹奏钢琴,看得大家很是羡慕。

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拿不出钱来买蛋糕和同学一起分享,只好等联欢会结束,用父母给的一元钱去附近的河滨公园玩耍。上世纪七十年代,乘坐公交车一人只需要5分钱。为了节省开销,我和哥哥都选择从火车站附近的家里往青云路方向步行,从原来河滨公园建在南明河上的桥面通过,往返就要一个多小时,但我们兄妹两人能节约一角多钱来买东西。当然,如果偶尔碰到父母有空,我们就能去到更远一点的黔灵公园玩耍,公园里有曾经贵阳唯一的动物园。

往常进河滨公园都要5分钱,好在儿童节当天公园不收门票。叮叮糖、丝娃娃1分钱、豆腐果5分钱,公园里种类繁多的小吃总是让我和哥哥口水直流,但是囊中羞涩的现实,不得不让我们“精打细算”到每一分钱,于是“打伙吃”就是最好的办法。

记得公园内的旱冰场是最热闹的地方之一,门票两毛五分钱,价格偏高。于是我们只好眼巴巴站在栅栏外头,看到里面的人“摔”得多开心,然后默默朝着免费的大秋千、梭梭板靠近,排队等待自己的开心时分。海盗船、旋转木马、转转椅和小飞机都是自费项目,两毛一次,只能挑两个最喜欢的玩。结果我坐在转转椅上,被摇吐了都乐此不疲。

眼看太阳快要落山,也就到了要归家的时间,由于白天在公园里太疯狂,回家白色的衬衣都变得黑黢黢的,又免不了一顿打。虽然口袋里一分钱不剩,但那时候的快乐就是那么简单纯粹。

80后:印象深刻的小游戏

讲述人:于佳佳,年出生就职于多彩贵州网

△于佳佳与小伙伴们穿起少数民族衣服

“捉蝴蝶”游戏是老师事先用纸制作了一些蝴蝶挂在高处,我们要用网把蝴蝶打下来,由于蝴蝶挂得实在是有点高,我们只能在地上不停地跳起来,玩得满身都是汗,但是也不觉得累。

在我的相册里,一直保存着好几张我在幼儿园时参加“六一”儿童节活动的照片。照片上的我穿着维吾尔族衣服,和小伙伴们在一起做游戏,每个小朋友脸上都在笑。尽管那个时候我的年纪还小,但是这一次的“六一”儿童节我一直记在脑海里。

当时我在九幼读幼儿园中班。那一年的儿童节,幼儿园策划了一场少数民族文化活动,找来了许多各个民族的服装,给小朋友们换上。我分到的是一套黄色的维吾尔族衣服,还配有一个小帽子。从来没见过这种服装的我,觉得特别漂亮。

在儿童节前几天,老师们也特意给我们简单说了一下各个民族的文化。也是在那个时候,我学会了维吾尔族跳舞时,把手放在脖子下,左右摇摆颈部的舞蹈动作。这个动作,我觉得特别好玩,回家对着父母跳了好久,逗得家人一直在笑,直到今天都会提起。

在儿童节当天,我一早起来换好衣服后,妈妈把我送到了幼儿园。我一进幼儿园,就忍不住在笑,幼儿园里面的小朋友每个人都穿起各种各样的少数民族衣服,有的还在额头上用口红涂上一个红点点。妈妈问我要不要也涂一个,我觉得自己是男孩子,不能用女生的化妆品,就谢绝了妈妈的好意,一溜烟跑进幼儿园和朋友们玩了起来。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当天活动上的两个小游戏,一个是叫“小猫钓鱼”,一个是叫“捉蝴蝶”。我在游戏里面扮演的就是小猫,拿起个小杆子和小朋友们比赛“钓鱼”,那些“鱼”当然都是假的,好像就是用木板做的,但是有的小朋友急了,直接就拿手去抓,我们在一旁看见的孩子,连忙报告老师说“有人作弊”。

“捉蝴蝶”是老师事先用纸制作了一些蝴蝶挂在高处,我们要用网把蝴蝶打下来。对于那个时候的我来说,蝴蝶挂得实在是有点高,我们只能在地上不停地跳起来,玩得满身都是汗,但是也不觉得累。

这么多年过去了,回想起那一次的儿童节,我心里面都还是高兴,也很感激当时我的幼儿园老师对我们的付出,能让我们在这么小的年纪就接触到不同的民族文化。所以今年的儿童节,我也想给悉心教导过我的老师们说一句:“谢谢,你们辛苦了。”

90后:脑门上的“红点点”

讲述人:CC,年出生自由职业工作者

△CC与同学合唱歌曲(左1)

如今老房子附近的这所幼儿园也已经拆迁到别处,我经常路过这满满回忆的地方,行走在熟悉的街道内心感到平和而安详,那里曾经见证了我的童年。

要说儿时怎么度过儿童节,我只好打开相集努力回忆,幸好有这些定格的瞬间,让我想起以前的“青涩”年代:一群娃娃站在幼儿园的空地上,女孩子身穿“公主裙”,男孩穿着白色上衣加黑色长裤,年的儿童节,我大班毕业,和同班同学们在幼儿园参加“‘六一’庆祝活动暨大班汇报毕业演出”。

叠衣比赛、创意时装走秀、歌舞表演,再到最后的集体大合照,属于我的节日,丰富又精彩。想起早晨上学时,发现园内的墙壁上被气球、彩带挂满,几个同学还调皮地跑去将彩带扯下来绑在自己的衣服上。

相集中我走秀的这张照片,现在看起来还挺滑稽。玫红色皱纹纸围出来的伞裙,彩色海报裁出的上衣,白色卡纸粘粘的手拎包,加上两个花苞头,实在像一位小“妇人”。旁边一起走秀的男同学,一席碎纸草裙,一件胸前挂着五角星的蓝色T恤衫,我们两个人手搭着手,在这空地上进行着人生初体验,虽然极力掩饰着自己的紧张,但两人僵硬的表情已经出卖我们。

照片中不得不说的还有一点,那就是我们脑门上的“红点点”,似乎小孩到了某个年纪,都会很迷恋这颗红点,问过奶奶辈的人才得知,这“红点点”俗称“吉祥点”,最初长辈们用朱砂点在孩子额头帮其辟邪,希望孩子能够顺利成长,久而久之变成用红色口红涂抹,还形成一种习俗。而关键还在于孩子们也很中意这颗红点点,尤其是女孩子。

小时候,早餐的品种甚至比现在更丰富,牛肉粉1.5元一碗,家附近有一家黄桥烧饼店,大锅就支在路边,每次过节都可以在外面买早餐吃,五毛一份的油炸粑和糯米饭也随处可见。但现在随着城市的发展,街边的小摊越来越少,许多老味道正在渐渐消失,傍晚叫卖贵钢馒头的小推车和“磨剪子戗菜刀”的吆喝声也逐渐消失在记忆深处。

如今老房子附近的这所幼儿园也已经拆迁到别处,我经常路过这满满回忆的地方,行走在熟悉的街道内心感到平和而安详,那里曾经见证了我的童年。

来源:贵阳晚报   

记者:李慧超陈佳艺

编辑:杨阿敏

编审:吴亚鹏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450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