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井冈山报
■古锋
傍晚,四岁的女儿在滨江广场放风筝。
突然,她跑过来问:“爸爸,为什么风筝不能越飞越高,高到天上去?”
我摸了摸小女儿的头:“因为有线牵住了呀。”
小女儿仰起小脸:“把线割断了就可以呀!”
我一愣,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小女儿也不生气,又欢跳着去追逐天空的风筝。
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们喜欢站在油榨房的小溪边,看着巨大的水车被水流推着缓缓转动;有时在沙土飞扬的马路上擎着纸风车拼命奔跑,让风车叶子在灰尘里笑声里飞快地旋转;有时蹲在蒲公英的旁边,等秋风吹起毛茸茸晶莹的白花四处飘散。那时我们总是奇怪,是不是有一根看不见的线在作用,让水车风车不知疲倦地忙碌?幸好小孩们的兴趣转移快,油榨房的香味闻久了总会腻味,纸风车也有跑累的时候,自由自在的蒲公英,才是大多数小孩子羡慕的对象。大约是为它无所牵挂和未知行程的流浪吧。
读书的年纪,因为不想经常面对家人期盼的眼神,和时有的唠叨,总希望自己快快长大。然后考到外地,离开父母的视线。
母亲是大山里习惯沉默的人。她只在每周日下午我要去上学时,将一个星期的干菜用玻璃瓶装好,帮我默默地提到门前的马路上,等待我接过提着去学校。然后站在原地看着我像一只小鸟消失在路的尽头。
奶奶八十多岁了,还在忙个不停地纳鞋垫。架着老花镜,戴着顶针,一针一线,针脚细密,生怕父亲冻脚硌脚。父亲嫌鞋垫上的花鸟花纹绣像土气,不肯要。奶奶把目标转向他的宝贝孙子,给父亲纳一双,同时也给我留一双。我却觉得这种量身定制的手工鞋垫合脚,结实,温暖,不臭脚,每次回家欣欣然塞进鞋里。奶奶活了91岁,走了好几年了,我还习惯使用这种土布做成的厚花鞋垫。家里还有满满两抽屉,足够我用好多年。
倔强耿直的父亲现在也习惯垫着奶奶绣的鞋垫了。父亲一生漂泊在外,年轻时难得回家,到老了才弯着腰,像一只敛翅的老鹰回归巢穴。有时我想,奶奶的这些针线,拆开拉直,究竟有多远多长呢。或者高得过门前那座绵延不断的大山,长得过屋后那条日夜奔流的小溪吧。也许在奶奶的眼里,再远,也远不过父亲在弯曲的没有尽头的马路上转身时的背影。
现在,女儿跌跌撞撞奔跑的身影也牵引着我的视线。看着那只忽高忽低的风筝,我始终难以下定决心——把线割断就可以了。
在大人的世界里,对割断风筝线也许会有比较复杂的思虑。风筝断线了,行程不可预设,也许会引发未知的危险,再没有握在手心的踏实;也恐飞入天际,高处不胜寒,再不闻音讯了。而在女儿纯真的脑瓜子里,只是轻轻一剪的简单动作。
可是我知道,无论风筝多高多远,在父母的心里,有根线是永远割不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