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绍,霍延周有光吴瑞甫

荷兰画家霍延

霍延,JanJosephszoonvanGoyen(~),荷兰画家。17世纪荷兰现实主义风景画创始人之一。

霍延

年1月13日生于莱顿,年4月27日卒于海牙。17世纪40年代为霍延创作的全盛时期。

他在荷兰画家中,最早成功地在画面上捕捉住光线与空气的细微变化以及云朵的浮动感。其油画色调沉着含蓄,用色极为节制,即仅以褐、灰二色作画,以后再在必要处染上几笔蓝色或红色,以突出重点部分。这种所谓单色调风景画,乃是霍延风景画艺术的标志之一。

霍延在作品中描绘了荷兰北方农村大自然的美景:宁静的河流,带风车的磨坊,长着木瘤的橡树,从高处俯瞰的辽阔平原,低低的地平线,以及多云的天空。其风景画看来多数以他的素描风景写生为基础,因为他显然一再重复使用同一幅素描稿,以致许多油画在内容和构图方面往往大同小异,成为同类题材的各种变体画。

他画得最多的题材有河景以及沙丘地带和有船只的风景等。代表作有《莱顿风景》()、《冰上》()等。

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

周有光出年1月13日生于江苏常州,原名周耀平,起先“周有光”是他的笔名,“有光”后来成为他的号。是中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文字学家、经济学家,通晓汉、英、法、日四种语言。

周有光

周有光青年和中年时期主要从事经济、金融工作,担任过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年,他的学术方向改变,开始专职从事语言文字研究,曾参加并主持拟定《汉语拼音方案》(年公布),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大陆的语文改革。作家沈从文是他的连襟。

周有光一生充满传奇,早年专攻经济学,曾经留学日本并在美国工作,他是屈指可数的与爱因斯坦面谈过的中国人。解放后回上海任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年受命改行至文字改革领域,参与设计“汉语拼音方案”,被誉为汉语拼音创始人之一。

近代中医学家吴瑞甫

吴瑞甫(~年1月13日),名锡璜,字瑞甫,号黼堂,出生于福建厦门同安县同禾乡石浔村,世居同安县城后炉街,祖辈7代咸以医名。他自幼力学不倦,早年即举孝廉,14岁时奉父命学医,博览历代医学,精研思考,推陈出新,常有突出于前人的见解。32岁中举,因淡泊功名,遂在同安悬壶济世,并曾评注、校订宋代医书《圣济总录》和陈无择《三因方》。

吴瑞甫编写的医学读物

辛亥革命前夕参加中国同盟会,任同安青年自治会会长,策动清军官兵起义。当革命军兵临同安县城时,率绅众开城迎接,并主持光复仪式。民国12年(年),应同安县长之聘,主编《同安县志》,于民国17年定稿付梓,该志为研究同安、厦门历史的重要参考文献。他长期在厦门行医,其医寓“退补斋”位于开元路。民国9年,医院院长,潜心著述。民国18年,“三一七”国医运动后,邀同热心公益事业的知名人士,创办厦门医学讲习所。民国20年,担任厦门中央国医支馆馆长,同时发起创办厦门国医专门学校,自任校长,先办业余研究班,后又扩充为全日制本科班,大力培养中医人才。此外还主编《厦门医药月刊》、《国医旬刊》等医学杂志。

吴瑞甫著述的部分医著

民国27年5月日本侵略军占领厦门,他避居鼓浪屿。翌年,为拒绝出任伪厦门市长,于5月间取道香港,避难新加坡,在新加坡同安会馆行医,因其屡愈危症,名震一时,远近病人纷纷上门求医。同时还积极参与新加坡厦门公会的活动。他在新加坡行医之余,还致力于中医研究,创办中医学会。成为新加坡中医界公认的“国医名家”。年1月13日(距今66年)在新加坡逝世。主要著作有《伤寒纲要》、《中西医温热串解》、《册补中风论》、《奇验喉症明辩》、《诊断学》、《内科学》等近20种。

吴瑞甫创办的各种医学杂志吴瑞甫在星岛创办的医学杂志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737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