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曾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是孩提时,父亲就教会我的东西。但随着年岁的增长,这些最初的美意都被我统统忘在脑后。
01沉默示爱,架起沟通的桥梁
大学毕业,仿佛被套上魔咒一般,无论父母怎么苦口婆心的劝我,甚至恐吓我,我就坚决不回家参加工作。
那个时候,在我的意识里,好不容易通过十多年的寒窗苦读,跳出大山,看到了外边世界的繁华绽放,怎么可能那么容易屈服,过起父辈们日复一日,一眼可以望到尽头的日子。
感觉我的人生才刚刚开始,有诗也有远方,似乎有无限可能,仿佛年轻的城市一般,悦动着年轻的激情和梦想。
我经过层层选拔,进入了大公司,开始了职场人的生活,开始艰难的转型,也开始自食其力的时代。
那一年我23岁,每天早晨不等闹钟响起,人先弹起来,真的是梦想每天催人醒。到公司最早,晚上十点之前从未下过班。
每天晚上下班后,直奔快餐店,胡乱扒几口饭算是解决了晚餐,早餐基本上都是忽悠过去的,中午公司也是快餐,我的整个人都是快餐模式。
一晃就是三年,我的工作职位相应升迁,但其他方面毫无进展,相亲到是去了几次,但是根本没有时间谈恋爱,为了先把自己稳定下来,我就已经拼尽全力。
再看看我租来的“家”,三年了,厨房基本闲置,进去的次数都极为有限。连同冷落的还有我的胃,胃病就是这个时候烙下的病根。
屋子也基本不收拾,每天每周基本就那几套衣服,脏了堆起来,送洗衣房搞定,我的人生就等同于了工作。
十天半个月和父母出于“失联”的状态,一开始我还记得给他们打个电话报个平安式的,后来是他们打电给我,我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写方案,或者谈客户。总是三言两语就收线了。
一开始父母还争辩几句,说我的故意不接他们的电话,后来也就习惯了。
直到那晚上陪客户喝酒,醉的不省人事,医院,其他同事都相继撤退,徒留我的病房里,心里突然涌上一阵心酸。
假如我今晚就这样喝“断片”了,我的人生就画上句号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惧向我袭来,让我心头痉挛。
我突然意识到,已经不知道有多久没有父母的消息了。赶紧拨电话过去,在忙音里,我才发现,时间已是凌晨三点。赶紧收线,暗自垂泪。
这些年,父母把所有的爱全部收藏在心底里,却采用“沉默”的方式等着我开口,等我求援,而我却像个斗士,在人生的角逐场上尽情挥散汗水,虽然收获甚微,但是我觉得无悔,因此父母只是看着、疼在心里,急在眼里。
等我出院后没几天,就收到父母邮寄过来的家乡特产,尤其是我喜欢吃的小米粥,母亲邮寄过来了小米,还附上她文字版的“妈妈牌爱心说明说”,详细说明小米粥的熬制过程,那一刻,心里明显感觉到一股暖流滑过,我躲在卫生间里长长呼出一口气,把头抬得很高,不让眼泪打湿我精致的妆容。
他们把思念、牵挂和满满的爱全部融进了生活的细节,却又不能明显的表现,只能隐忍的等待,期盼着每一次短暂的重逢。
02乔装上场,报喜不报忧
林子的故事更让人心疼不已。
无独有偶,每一个不想打道回府,想在大城市闯下一片天地的孩子,都是有着某种童年缺失,或者是说是心中有天地,不肯轻易的低头认输!
林子留在大城市,就是想满足父亲这辈子都没有实现的梦想,父亲年轻时,闯荡下海,也挣了钱,但是回去之后,家里的人死活都不同意他继续在外边闯荡,就在当地一个机关部门混得一份职业,一眼可以看到尽头的那种,人过半百,虽然心有余却力不存之感时常让老人心里装满了失落。
因此林子的幸运就是能够得到父亲的支持和肯定,让她能够沿着自己梦想的脚步前行。
最近听到林子说,父亲为了不打扰自己的工作,就连他重病住院的消息都瞒着,她什么都不知道。医院探望父亲时,随手拍的视频发在家人群里,被林子知道的。看着浑身插满各种管子的父亲,林子顿时心如刀绞。
当林子的电话拨过去的时候,父亲还强装欢颜,“林儿,今天有点空了,我在钓鱼呢,让你妈给您做干鱼仔到时候邮寄过去哈”,父亲还故意拖长生意,装作让母亲听电话的样子,但是母亲久久都没有配合。
原来这个时候,母亲也躺在另一个病房里,医院即从的画外音进来了“你怎么能随便动呢,不是让你精心修养吗?怎么还打上电话呢”。
“父亲强装着,这里信号不好,林子我挂了哈,等下钓完鱼给你回过去……”
这一刻,林子才意识到父母的“乔装术”都是在自己远嫁的这些年练就的,基本上报喜不报忧。仔细想想,林子何尝不是这样!
记得一次因为工作上的事情,她和同事闹了矛盾,明明是同事理亏,但是人家仗着家里的关系,就是不低头,但这个事情总得有个人“背锅”吧,自然就是林子了,那一刻,她感觉到背井离乡、举目无亲的悲凉。
正当她心里堵得慌时,父亲的电话打进来了,她接着电话,虽然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她仰起头,挣扎着微笑应对,不让眼泪流下来。
也正是在这样一次次的历练中,林子总是说,她可以流着泪谈笑风生!
没有在暗夜流过泪的人不值得谈人生,的确没有在电话两端流着泪谈笑风生的人不值得说自己坚强。前一秒还是崩溃的状态,下一秒已经热情洋溢,只有在经历过的人身上,才真正明白,让爱流畅表达的魅力。
03视频里,你一直都没有走远
最近在网上迅速蹿红的一个“段子”:就是一对年迈的父母,拿出当年自己教育孩子写作业、盯着试卷错题的样本,给已经成年且为人母的孩子看时,曾经何时,换了一对人,在面的相同情景时的复杂心情。
那一刻,或许才能够真正明白,可怜天下父母心的宽容和慈悲吧!
老父亲最近总是看手机,我也多次提醒他,看手机对身体不好,尤其是对视觉力不好之类的提示吧。母亲告诉我说他总是在鼓捣那个视频,还把你小时候的那些照片都鼓捣出来,拍了又拍,不知道在搞什么。
我没有太在意,直到这个周末,我刷朋友圈时,看到父亲捯饬出来的短视频,那一刻,内心百感交集。
老父亲把我从小到大的照片全部拍下来,制作成各种配备了装饰相框的小视频。配上简单的文字,聊以记录他一路陪伴我长大的心路历程。
“女儿渐大,我已老。女儿走远,我已近,唯在画里,她还心走在我的记忆里”“女儿读幼儿园了、小学了、上初中了、读高中了,每一次欢欣雀跃,殊不知把背影里的落寞全部丢给了我……”“拖着行李箱,我感觉她这次真的要走远了,走出我的视线,她该有她的人生,我使劲转动手中的风车线,怕扯的太紧,她飞不高,却也怕放的太松,她就变换了航向……”
字字珠玑、句句含情,不善言辞的父亲,什么时候这般柔软和细语绵绵?
一抬头,真的发现,自己已经走出了他的视线,我甚至都看不见他手中的线。在这些密密麻麻的视频里,我追寻自己走过的路,幸福的泪水涌上心头,是我辜负了您,还是您太过宽容!
愿每一个漂泊远方的孩子,都记得用心回应我们早已锤炼成精的父母,他们努力尝试表达爱我们的方式,我们好好接纳、肯定和鼓励,是对他们最好的馈赠。一如当年他们给我们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竖起的大拇指那般。
感谢您读到最后,我是彩霞,一个行走在江南的北国女子,用文字和灵魂品读人生大书,感恩遇见,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