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萍我当姐姐没够

鞠萍是央视第一位专职少儿节目主持人,陪伴了70后、80后、90后甚至00后四代儿童的成长。

步入中年后,她皱纹增多、身材走形,可人们看见她,还是亲切地喊“鞠萍姐姐”。

年,55岁的鞠萍上东南卫视的访谈类节目《你好妈妈》聊人生。

主持人问她,“鞠萍”和“鞠萍姐姐”有什么不同。鞠萍想了想,说没啥不同,“一叫叫了30多年,好像融为一体了。”

主持人不甘心,又问:

“那你对这4个字就没有过一点点的叛逆期吗?”

这次鞠萍没犹豫,她笑着回答:

“(这4个字)多好啊,多高兴啊,多幸福啊。真的,心怀感恩一辈子了。”

改名

年1月25日,一个6斤8两的小胖丫头在北京西郊的解放军医院出生。

女孩是家中老二,上头有个8岁的哥哥。她从小倍受父母宠爱,得了个洋气的名字,叫莉莉。

小时候,莉莉跟着妈妈去集体浴室洗澡,发现别的阿姨肚子上都有刀口,就问妈妈为啥没有。

妈妈逗她,别的小朋友是从阿姨肚子里生出来的,你是妈妈从医院后面的大坑里捡来的。莉莉听了,深信不疑。

三岁那年,莉莉一家被下放河南驻马店正阳县五七干校。

白天父母上班、哥哥上学,莉莉一个人在家,拉起蚊帐当大幕,独自登床表演唱歌和跳舞,一直折腾到不想动为止。

干校生活枯燥,看“八个样板戏”是为数不多的娱乐活动。

丽丽最喜欢看《红色娘子军》,她很羡慕里面穿“立起来的鞋子”的阿姨,想着长大了也要去跳芭蕾。

回城以后,莉莉进入海淀区羊坊店一小读书。老师发现她手脚勤快、主意又多,便任命她当班长。

有一回,莉莉召集全班搞秘密行动,并下令谁走漏风声就“开除”谁。

那段时间,家长注意到孩子们放学不按时回家,手冻得通红,衣服也脏兮兮的,还经常往外拿扫帚和抹布。

可他们问谁,谁也不说。

直到有父母跟踪到学校附近的商店,才知道这群孩子是帮人家打扫卫生去了。

计划暴露后,莉莉坦白:

“因为我们要向雷锋叔叔学习,做了好事不让别人知道。”

莉莉(鞠萍)与父母

长到十岁,莉莉被海政文工团的婶婶拉去选苗,结果团长认为她的腿“不太长也不太直”,完全不是跳舞的料。

好巧不巧,也正是在这一年,莉莉凭借一副好嗓子加入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少年广播合唱团,与蔡国庆、杭天琪等人共同接受专业训练。

莉莉不仅唱得起劲,还对钢琴产生兴趣。

可合唱团的钢琴不让动,家里又买不起,莉莉只能把琴键画在自己的写字台上,模仿老师排练时的指法,边唱边“弹”。

鞠萍(后排右二)在合唱团

小学阶段,莉莉人漂亮成绩又好,经常受到女生排挤,男孩们则总拿她跟异性开玩笑。

那个年代,许多电影中的女特务、交际花都叫“丽丽”,父母怕莉莉遭人非议,给她改名“鞠萍”。

78年小升初,妈妈说什么也不让鞠萍在周围上学。当时北京刚恢复考重点初中,鞠萍成为全校唯一一个考上北京十一学校重点班的学生。

北京十一学校曾是军委子弟学校的标杆,后来虽面向社会招生,但生源仍以复兴路一带的部队大院子弟为主。

每天放学,一群穿板绿、背军挎的男孩就会埋伏在路旁,找漂亮女生搭话。

一次哥哥接鞠萍放学,跟一个上前搭讪的空军大院的孩子发生冲突,挨了对方一记重拳。

这下,妈妈对鞠萍更不放心了:

“不行,上完初中还得转学!”

改行

年,鞠萍初中毕业。

当时,班里很多同学都走了升高中、考大学的路子,可鞠萍一直羡慕合唱团老师渊博的学识,决定去读北京幼儿师范学校(中专),梦想日后也登上讲台。

对于她的选择,妈妈非常支持,因为这个学校没有男生。

凭借多年的合唱团训练经历,鞠萍在声乐课上鹤立鸡群。她喜欢帮助后进的同学练听练唱,但说话经常得罪人。一次鞠萍边为大家弹钢琴伴奏边说:

“你们都不行,就我会,哈,其实我也想借此机会表现一下自己,但也是为了帮助你们,这叫一举两得,对吧。”

在鞠萍的热心陪练下,很多人的声乐成绩上来了,可鞠萍这个文艺委员却因为口无遮拦“下去”了。

83年鞠萍随合唱团第一次出国,参加菲律宾第三届马尼拉国际合唱节。

因为个子高,她总是站在演出队伍的正中间。

回国以后,合唱团被央视拉去录像,导演是少儿部的编导王达菲。

那时,央视少儿部缺少专职主持人,节目全靠孙敬修爷爷讲故事和幼儿园老师们轮流教手工撑着。

王达菲看中了高挑的鞠萍,把她推荐给少儿部主任徐家察。

试镜当天,鞠萍没有化妆,本色表演了唱歌、跳舞、弹钢琴和讲故事。

她问主任,没学过播音能当好主持人吗?主任说幼儿节目的主持人跟幼师很像,首先要有爱心、童心和耐心。

84年夏天,鞠萍中专毕业,被央视破格录取。那年国庆,她第一次站上央视舞台。

为录好节目,她向一位有港澳台关系的音乐老师借了时髦的蓝裙子,还亲手编了一朵塑料头花。

可面对镜头,她根本不知道该往哪儿看,调门也提得很高。直到导演提示她“教孩子玩就行”,鞠萍才恍然大悟,“这我拿手啊”。

欢欢的礼物

85年六一儿童节,由鞠萍固定主持的幼儿节目《七巧板》正式与观众见面。

《七巧板》设置极具年龄特色。

比如0—6岁的孩子只关心身边的人和事,编导们就设置了“画音乐过生日”的环节,让他们听一段生日音乐,然后画成图案。

结果小朋友画出来的全是大蛋糕,因为他们对过生日吃蛋糕印象最深刻。

在节目中,无论是做游戏、教唱歌还是讲故事,鞠萍都全程参与。孩子们喜欢这个跟着他们一起闹腾的主持人,亲切地叫她“鞠萍姐姐”。

《七巧板》一经播出,收视率平均超过10%,巅峰时甚至高达36%。

鞠萍一年收到多封热心观众来信,不少家长要求把孩子送来,以为她这里有个幼儿园。

有一次,鞠萍上镜前烫了卷发。

节目播出后不久,她收到一堆批评信。有个小女孩在信中歪歪扭扭地写道:

“我看到你烫了头发,很伤心。在我心中,你是我的姐姐,是永远不会变成烫头发的大人的。”

这件事对鞠萍触动很大,为了不让小观众们失望,她再也没有烫过头发。

鞠萍唯一一次烫卷发

改版

88年12月,鞠萍参加央视第一届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

比赛采取展播各参赛选手所主持节目的形式,由观众投票和评委打分产生名次。

那时候地方卫视还没有“上星”,央视一家独大。最终,鞠萍凭借“全国最知名少儿节目主持人”的身份,拿下冠军。

领奖台上,22岁的鞠萍哭得梨花带雨,一个劲说“荣誉来得太早”。

电视机前的小朋友们搞不明白,《七巧板》里爱笑的鞠萍姐姐怎么哭了。

鞠萍发表获奖感言

若干年后,鞠萍回忆起这段,自己总结:

“许多人用无数次泪水换来了一次微笑,而我却是用数不尽的微笑换来了一次泪水。”

荣誉加身,鞠萍也接到了新任务。

90年10月,她随徐家察主任远赴丹麦拍摄《童话大师安徒生的故乡》。

鞠萍发现,安徒生博物馆里有一个电话装置,拿起听筒就可以听童话故事,装置提供了英语、德语、西班牙语等6种语言按键,却唯独没有中文。

回来以后,鞠萍征得翻译家叶君健同意,把叶老多万字的《安徒生童话》译本进行了口语化改编,再录制出音频磁带赠送给丹麦。

从此,中国人在安徒生的故乡,也能听到汉语播讲的童话故事。

95年5月31日,《七巧板》走过整整十年,宣布停播。次日晚18点09分,全新儿童节目《大风车》亮相。

节目首期,鞠萍坐在董浩叔叔与“花姐姐”曾媛中间,以她标志性的嗓音开场:

“六月最美丽的花朵是孩子的笑脸,六一最多彩的节日是属于孩子的,我献给电视机前所有的小朋友六月火红的祝福。”

第一期大风车

随着90年代中后期彩电的普及,《大风车》比《七巧板》影响范围更广。每天傍晚,全中国的小朋友都会跟着节目唱:

大风车转呀转悠悠,

快乐的伙伴手牵着手。

牵着你的手,牵着我的手,

今天的小伙伴,明天的好朋友,

嘿,好朋友。

除了担任主持人,鞠萍还兼着《大风车》的制片人和责任主编,工作很忙,她的儿子蒋翼遥从小学开始就要住校。

一次,鞠萍带着8岁的蒋翼遥做客王刚主持的《朋友》。当被问到最渴望得到什么儿童节礼物时,蒋翼遥说“想让妈妈和我一起玩儿”。

为了弥补儿子,鞠萍会把周末的工作排开,陪蒋翼遥去动物园和科技馆。

她不赞成报辅导班,也从不强迫儿子学特长,家里的钢琴蒋翼遥一次没动过,“不学就不学”。

但鞠萍培养孩子很有一套,她提倡鼓励式育儿,即便儿子不够出色,她也会说:

“你做得不错,但我要是你会更好。”

后来蒋翼遥报志愿、找工作都是自己做主,他跟鞠萍分享职业规划,鞠萍就乐呵呵地听着,“我也没法对他进行人生的一些指导,他的工作回来跟我说我也完全不懂。”

“翼遥”这个名字是喜剧大师梁左取的,寓意“翅膀大、飞得高”。梁左与鞠萍关系极好,在鞠萍家有专用的行军床、牙具和毛巾,剧本写烦了就跑去蹭吃蹭住。

鞠萍(右一)与梁左(左一)的唯一合影

89年春晚彩排后台,两人第一次见面。姜昆介绍他们认识,鞠萍看着梁左说:

“我特喜欢你写的相声,希望我们以后成为好朋友。”

梁左一听乐了,心想真是儿童节目主持人啊,我都多少年没听过“好朋友”这个词了。

改道

由于常年主持少儿节目,鞠萍在语言表达上很儿童化,比如她从来不用“是否”,而是会说“是不是”。

上海台的“名嘴”曹可凡专门分析过这件事,他说儿童节目主持人模仿孩子要有一个“度”,离孩子的年龄越远,这个“度”应该越小,“直到最后自己忍痛告别这个专项节目的主持生涯”。

随着年龄的增长,鞠萍逐渐从《大风车》台前走向幕后。可与此同时,她又想为孩子们做些什么别的。

12年6月5日,央视公益品牌栏目《大手牵小手》开播。

鞠萍带着少儿频道的一众主持人走进全国30多个省份的贫困地区,帮助那里的小朋友们实现梦想。

在青海玉树,海拔米的上拉秀乡寄宿制小学还未接入国家电网,做饭照明全靠一台严重磨损的发电机。

栏目组了解情况后,跳过审批流程,直接拿6万块钱现金买了新的送给学校,用鞠萍的话说:

“随时预备着这个(旧的)一坏,马上那个(新的)就开启,几千个住宿学生,这馒头不能断啊。”

在海拔更高的西藏阿里,大部队一下飞机就被放倒了。鞠萍安排众人回宾馆吸氧,独自跑去看场地、指挥彩排,谁都不知道她也有强烈的高原反应。

鞠萍教孔繁森小学的孩子们拖地

与藏族小朋友跳舞过程中,《智慧树》的年轻女主持“红果果”因为缺氧晕倒,医院急救。

鞠萍面对镜头,说“我为我的同事骄傲自豪”,可私底下她特别内疚:

”谁都是爸爸妈妈的孩子,不能因为工作得了心脏病或者怎么着了,这我哪对得起他们的父母啊。”

为了这个节目,鞠萍平均一年要坐趟飞机。由于公益栏目观众有限,播出时间只能安排在早上7点半,鞠萍对此毫无怨言,“我在乎它所取得的社会效益和公益标杆”。

鞠萍每次下基层,都会一一满足小朋友们的合影要求,她经常念叨:

“你在那儿摆活一个小时走了,不如有这半小时的时间,能够让他们在三岁、四岁的时候和鞠萍姐姐合张影拿回家去。也没准这一生当中就有这一次相遇,人家看了你那么多年,你也不至于忙到说飞机要起飞了,对不起我有事儿。”

鞠萍合影,左下角是大张伟

鞠萍唯一一次受到舆论非议是在年。

当时,鞠萍应同事邀请,参加了一场价值万的奢华婚礼,恰巧那天央视另一位主持人毕福剑也在。婚礼上,两人客串司仪助兴。

由于新郎父亲靠煤炭生意发家,“央视主持人为煤老板婚礼站台”的八卦很快传开。

时任央视台长赵化勇找鞠萍谈话,提醒她“有些事情该拒绝的要拒绝”,鞠萍没有“出卖”同事,只说是自己爱人的朋友介绍去的。

晚上回家,她躲在被窝哭了整整一宿,枕套都湿透了。

很少有人知道,鞠萍曾在现场介绍两位新人捐资万元建设希望小学的经历,呼吁宾客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105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