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位于欧洲西北部,在历史上称为尼德兰王国,含义是海平面以下的低地,对于荷兰而言是比较准确的,严格来说,荷兰1/4的领土并不能算作陆地,只能算作一片海滩。
荷兰所在地区的地貌实际上是由莱茵河,马斯河,斯凯尔特河冲击所形成的三角洲平原,再加上受到北海海水的常年侵蚀,早期整片地区都是沼泽与湿地。那么,荷兰人是如何改变这种地貌的呢?
为改变这种地貌,荷兰人做了两件事:一是排干沼泽和围湖造田;二是,修建大量海堤,抵御风暴潮,围海造田。
古老的荷兰风车,就成为这种改造自然的主要动力。荷兰位于西风带上,风力强劲;临近大西洋,来自海面的风摩擦力比较小,风速大,所以风能资源非常丰富。
最初,荷兰人从德国引进风车,主要是用于研磨谷物。当这种能量转化的技术被荷兰人熟练试用之后,用途就广泛起来。这一时期风车成为把沼泽内的水排空,让湖泊变成农田,将多余的海水排出这些地貌改造的主动力。
古老的风车现代的荷兰风车实际上是风力涡轮机,也就是风力发电,在陆地和海上都有,它们主要帮助荷兰减少使用化石能源,更多使用绿色能源。
现代海上风车荷兰的另一道风景就是海堤。
荷兰海堤由于荷兰近1/4的面积低于海平面,所以为了抵御风暴潮及围海造田,荷兰从公元4世纪始建海堤,10世纪时渐多。今有海堤余千米。实际海堤由海堤、围堤、拦河坝和挡潮闸等组成的防洪系统。这种系统除了围海造田和缩短防潮堤线外,还可增加淡水资源,改善农田灌排条件及水陆交通状况。
没有哪个国家的国花,像荷兰的郁金香一样闻名全世界。郁金香与风车,海堤并称为荷兰的三大标志。实际上,荷兰并不是郁金香的家乡,他本是波斯和亚美尼亚的特产,16世纪,才被荷兰商人传入荷兰,逐渐成为荷兰的标志。为什么能够在荷兰繁荣发展呢?
荷兰郁金香可归纳为以下几个原因:一荷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这种气候年温差和日温差小,全年温和,降水均匀,适宜郁金香的生长。
何兰年气温变化荷兰年降水变化16,17世纪荷兰的文化艺术水平就发展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园艺培植技术先进。欧洲市场需求量大。便利的交通。
17世纪荷兰贵族收藏室郁金香对于荷兰人的意义就不再是花那么简单,它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同样重要。每年的产量达到90亿株以上。其中三分之二用于出口,最大的出口目的地是美国和德国。
阿姆斯特丹鸟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