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世同堂到芝麻胡同,探析京味

白癜风咋治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911/5688234.html

一所酒馆里,抽着烟袋的老爷们妙语如珠地侃着家长里短,吃完花生米,喝一口小酒,那边的小年轻嚼着蒜肠,说不尽人间的喜怒哀乐和人情冷暖。

近年来,京味电视剧在国家政策鼓励和创作者积极创新探索的过程中迎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从《四世同堂》《大宅门》到《风车》《正阳门下》《芝麻胡同》,京味儿承载着的匠心精神和老北京独有气质一直都是影视剧中的精品。

01,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京片”

所谓的“京味儿”,指的是,北京市民长期生活在这一片土地上形成了相对固定的生活习惯,精神风貌和语言格调。

这个时期的京味儿电视剧和中国的悠久历史,文化传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0世纪80年代,很多的“京味儿”电视剧改编自热门的文学作品,以“国家情怀”为主,比如备受推崇的《四世同堂》。

它描绘了中国四十年代沦陷区民众心态的全景图,反映了悲怆,淳朴的北京市民生活百态,也成为了最具那个时代代表的京派电视剧。

《四世同堂》

原著作者老舍是生活在北京的固定市民,从他上一代到这一代,几乎是在北京的动乱中度过的,可以说是充满血泪的,所以,他的著作中的“京味”是自然流露的,毫不掩饰的。

而电视剧版的《四世同堂》延续了老舍的家国之恨,将这些意蕴呈现的更为生动自然。

观众从祁家这一故事的主线上,看到了不同时代的中国人在社会状态下的一个缩影。祁老人是一个保守憨厚的老派市民,受过中国儒家思想的熏陶,封建固守,当民族的战火已经烧到了自家门口的时候,他仍然摆出了一副“稳如泰山”的姿态,按照旧时的法规来维持一家老小的生活。

“日本人爱占小便宜,可能是看上卢沟桥的狮子了。”这位老人心里还抱有很大的幻想。

在电视剧中,所展现出来的都是那个时代的民族特点,每个人也都只是民族状态下的一个个体。

除了《四世同堂》之外,还有反应旧社会老北京天桥艺人生活的《甄三》,反应四合院普通百姓喜怒哀乐的《钟鼓楼》,这个时期的电视剧大多以“家国情怀”为主,将个人的生活和情感隐藏在了爱国的背后。

02,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通俗电视剧的崛起

“悠悠岁月,欲说当年好困惑,亦真亦幻难取舍......”

到了20世纪90年代,主旋律电视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同时,以商业娱乐化为主的通俗电视剧也在市场的号召下迅速崛起。

年的京派电视剧《渴望》已经播出就吸引了很多的观众,成为了那个时代家庭伦理剧的代表。与此同时,《编辑部的故事》《小井胡同》《皇城根》等京味儿电视剧百花齐放,题材涉猎广泛,从平民布衣到知青分子,从市井艺人到大院子弟,形成了那个时代独有的盛景。

在人们物质水平迅速提升的状态下,电视剧在弘扬主旋律的过程中,逐渐向着通俗娱乐化发展。

从题材方面来说,单本剧逐渐淡出,取而代之的是表现力更为生动丰富的电视连续剧,长度达到了扩张,几十集的电视连续剧成为常态。

不仅如此,这个时代的京味儿电视剧视角下移,更偏向于注重平民生活,从生活的各个方面来体现其“通俗性”,从老百姓的生活百态和情感体验来强调电影的主题。

电视剧《渴望》中那一首红遍了大江南北的主题曲中的歌词“悠悠岁月”成为了那个年代流行的经典。

这部电视剧以家庭生活为背景,女主角刘慧芳的无私和奉献精神感动了无数的观众,很多的观众打出了“举国皆哀刘慧芳,举国皆骂王沪生”的旗帜,成为了90年代初的景象。

而在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中,京味十足,诙谐幽默的剧情和台词,可以让很多观众感受到纯正的北京文化,甚至很多观众学起了“北京话”,不仅为电视剧添光加彩,也能够在欣赏艺术的同时,感受到祖国首都文化的博大精深。

03,新世纪以来的京味儿电视剧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观众欣赏水平的提升,市场运作的成熟,涌现出了更多文体跨界发展,多元化繁盛的趋势。

这个时代的京派电视剧,从时局动荡的大历史故事中解放出来,进而转移到了百姓日常生活百态,同时,还表现在从试听方面对于北京市井生活的1:1还原。

很多电视不再体现大开大合的历史岁月,而是用人物的悲欢离合和命运来展现故事内核,涌现出更多以“小人物”为主的京味电视剧。

在年,在北京成长起来的导演郭宝昌,怀揣着自己多年的“京味儿”体会,执导完成了《大宅门》这一部有时代意义的京味儿电视剧,至今仍然是无出其右的京味儿电视剧代表。

该剧讲述了中国百年老字号“百草厅”药铺的兴衰史以及医药世家白府三代人的恩恩怨怨。

和以往的京味儿电视剧相比,《大宅门》中的人物塑造更为立体生动化,展现了壮丽的家族画卷,故事在突出主人公的同时,也不忘陪衬人物的个性叙述,真实客观的还原了老北京大家族的生活场景。

同时,《芝麻胡同》《正阳门下的小女人》《情满四合院》等作品的相继出现,对于北京市井风土人情的还原,民俗细节的展现以及京腔京道的专业化程度更为讲究。

在《芝麻胡同》中,胡同巷子,酱菜铺子,茶馆,酒馆,古玩店等应有尽有,大街上,随着黄包车向远处望,镜头从城门楼一直拉到严家的沁芳居。

不管是路上打把势卖艺的,还是路边上卖时兴旗袍的,甚至是专门在大街上叫卖的卤煮火烧,油条豆腐脑、豆汁儿焦圈都有一个鲜明的特写。

一口京腔的“顺溜”吆喝,脆生的京片子,“老梆子”、“情等着”,短短几十秒的镜头,呈献给观众的却是一幅四九城的“清明上河图”。

京味儿电视剧在40年的发展历程中,顺应时代潮流,创作好的剧本,在不断更迭的历史文化时空中,展现着老北京人的精气神!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461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