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艺音响师讲述话剧中如何制造雷雨

雨扇,是话剧中经常用到的拟音工具。

一把传统的芭蕉扇上串满了各种珠子,摇起来就是阵雨“噗嗒噗嗒”落在树梢上的声音。

如果需要雨声再大一点的话,人艺还有“雨车”——有大轮子的推车里面放着沙子或者是黄豆粒,一摇那车发出的声音,就好似噼里啪啦的暴雨。

杨学信介绍,话剧中许多拟音器材都比较大,比如模拟刮风的声音时,就是将1.5米高的风车蒙上帆布,然后开始摇动,摇的快频率高风声就急,慢则缓。

制作不同音质的雷声方法不同,比如制作闷雷,可以使用三合板。

在侧台多位工作人员同时如图这样手抓三合板晃动,听起来就是闷雷的声音。抖动的幅度从小到大,也可以听出雷声由远及近的效果。

“《雷雨》中的雷声就非常重要,”杨学信说道,“在四凤起誓喊出‘如果再见周家的人,就让天上的雷劈了我”的时候,一声霹雷响起,就起到了很重要的戏剧性效果。

这个雷声,我们是用桦木板做个大齿轮,用力一掰,木板就发出了雷声,然后工作人员再拿着铁皮在后台边跑边摇,做出雷声的余音,观众就感觉雷顺着过去了。这个我们做得太像了,有时候观众都吓一跳。”

枣木制成,中间挖空,两块木块相互碰撞时就是马蹄声。

表演时工作人员手上也会如图串上一串铃铛,撞击木块时自然晃动的声音,正好与奔跑时马脖子上的铃铛声频率一致。

还是普通的三合板,但用竹鞭敲击,出来的声音与鞭炮声一样。

真的不得不佩服这些拟音师的想象力和观察力。

《声临其境》的热播,让不少功力扎实的优秀演员重新受到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2260.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