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睡梦中,自我就像“一位在哨岗上打瞌睡的哨兵”。通常情况下压抑本我冲动的警戒变得不那么有效了,梦因此就成了本我现身的一种隐蔽方式。
今天通过《盗梦空间》的电影解析,聊聊梦境与现实。盗梦空间的理论基础非常庞大。
睡眠时意识防卫机制松懈,这个概念源自于佛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人类有时候会做出不自主的失误动作,弗洛伊德表示人类的心理有另一股力量在干扰意识,这股力量是代表本人冲动的潜意识。这些错误并不是随机的,而是遵循一种取决于我们在想什么或环境中的线索的模式,
因为平时被社会化的意识所压抑,被压抑的欲望往往在意识松懈的梦中被释放得到表达,而梦的内容其实就是潜意识活动的产物。
在梦里的感受跟现实里的感受一样真实。人在做梦的时候,眼球会快速转动,大脑的运动皮质会变得非常活跃,脑波也会像清醒的时候一样,这时的梦境会显得格外逼真,因为痛绝无论在梦里还是现实中都是在大脑里的神经电讯号。
白日梦是在清醒状态下的被动想象。在轻度睡眠期间,做梦也是被动的想象,它比白日梦更不受控制和批评。当人们被外部刺激所激发。睡在光线充足的房间里,有时会梦见一场大火。冬天睡觉时衣服不足的人,可能会梦见下雨的时候在河里游泳。一个脚边有热水瓶的人梦见自己正走在火山口上。这些都是梦境幻觉。盗梦小组就是人为控制做白日梦。
行动与感知便是互为因果的梦境运作模式,当Cobb感知道被推进水里时,潜意识便主动创造了喷水的情景,当Yusuf感知到尿意来袭时,潜意识便主动制造了一场大雨。许多人喜欢做梦的感觉,因为梦能满足被压抑的心理愿望,比如Cobb与老婆小孩的团聚。
梦能满足现实里无法实现的目的,渗透目标的潜意识来窃取信息,也可以通过相同的过程植入想法。这个公式被盗梦小组套用的淋漓尽致。
为什么它们的父子关系那么重要。如果父母之间、亲子之间关系和睦,父母能够开明地对待孩子,孩子的性格会受到良好的培养,并将终生受益。和谐、良好的家庭氛围能促进儿童心理健康成长。在每一个新生儿产生自我意识之前,心里都处于一片混沌的状态,但是在断奶产生自我意识后,发现妈妈是被另一个人所占有,这个象征着家庭权威的占有者就是父亲。
电影中透过母亲在Fischer生命中的缺席,更凸显了失去母爱的心理焦虑,留下的只剩父子间的矛盾关系。要解决这种矛盾的关键在于,能否把家长的要求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所以要缓解父子的矛盾关系,就要让自己也变得像父亲,也就是Fischer要必须继承父亲的商业帝国,但是父亲临终前对Fischer的失望证明了这段关系以失败与仇恨告终,盗梦小组成功的关键就是掌握了这点不和谐因素,
Catharsis宣泄是让病人把过去在某个情景或某个时候受到的心理创伤、不幸遭遇和所感受到的情绪发泄出来,以达到缓解和消除来访者消极情绪的目的。真正能够解除焦虑的方法,只有让主体唤醒甚至重新经历创伤事件,只有让感情得到释放,才能让心灵重新进化。电影里盗梦小组的工作就如同精神分析师先理解病患的宣泄需求后,再开始对症造梦。
为什么要转译梦境里的元素,弗洛伊德曾说,潜意识在造梦的时候,为了躲过意识的审查机制,会透过梦的工作程序把真正的心理愿望包装起来,最后变成我们醒来所记得的内容,所以盗梦小组的转译其实就是执行梦的工作。我们在梦里常常会看见不同人物事件时间混乱交错的场景,这是因为潜意识在造梦的时候,会把多个元素综合为一个情景,这叫做凝缩作用。这种非理性的造梦方式后来成为了超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为了抗议人类被理性宰制,许多艺术家会用潜意识的天马行空来打破理性的逻辑。毕加索后期从新古典主义转向超现实主义,主张从人的潜意识出发,放弃逻辑,展现人的精神世界。
在电影里的三层梦境中,第一层梦的核心是绑架Fischer取得保险箱密码,第二层梦的核心是破坏Fischer叔叔的信任,第三层梦的核心是修复Fischer与爸爸的关系,但这些全都不是这三层梦真正要表达的,背后真正的目的是植入商业策略,只是为了躲过Fischer的审查而转换成了情感元素,这就是移置作用,但只靠凝缩跟移置并没办法达成任务,潜意识在造梦时,还会把抽象的情感视觉化,视觉化的材料主要来自白天清醒时的视觉影响,还有童年时期的重要回忆,盗梦小组就是一边感知Fischer的童年回忆,一边借此创造下一层梦境的剧本,并且把父子的感情用视觉化的纸风车作为象征,最终找到精神宣泄与商业植入的双重目的。Fischer醒来后只会认为这是一场梦,产生我爸不希望我成为他的意念,梦的工作与植入任务也就大功告成。潜意识理论、精神分析理论、梦境理论在整部片中被应用的淋漓尽致。
那么,主角到底有没有回到现实?
有些人认为Cobb最后回到现实,戒指才是判断他在梦里梦外的标准。真实世界的小孩也跟梦里看见的不同,有些人认为整部电影都只是Cobb的一场梦,因为整部电影包含太多不合理的情节。如果是弗洛伊德会怎么看这个结局?电影里设定了一个区分现实与梦境的道具。
虽然Arthur,Ariadne,Eames都有自己的图腾,但在电影中他们却根本没有使用过。
因为图腾是设计给害怕混淆梦境与现实的人,也就是主角Cobb。Ariadne曾经进入Cobb的梦境里,发现Cobb在梦里建造了一座回忆电梯,电梯的最上层是他与老婆小孩的共同回忆,最下层则是老婆在结婚纪念日自杀的创伤记忆,在这里楼层的相对位置不就跟心灵的潜意识结构一样吗?越压抑的记忆被藏在潜意识的越深处,整座电梯的楼层就象征着Cobb心灵结构。
在金敏的盗梦侦探里,男主角最压抑的记忆同样是透过通往心灵深处的电梯意向。在梦境中全部释放。
而在盗梦空间里Cobb心灵深处的创伤记忆则是妻子的死亡。如果说做梦是为了实现被压抑的心理愿望,那Cobb为什么要制造会唤起创伤记忆的梦。弗洛伊德晚年发现,许多曾经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老兵,会不断地在梦里重演过去痛苦的战争经验,这种强迫性的回归会让自己再一次面对创伤情景,也就有机会控制挽回,甚至弥补过去犯下的错误。所以Cobb每天晚上在梦里与Mal相遇,其实是Cobb对自我的一种心理宣泄,因为在梦里他们永远在一起。
为什么Cobb不想接受Mal已经死去的事实。精神分析学者发现当孩童断奶后,必须被迫接受自我与母亲分裂的事实。为了延迟接受这个事实。孩童会去寻找一个可以自由控制的对象,让他成为自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相似的心理机制同样发生在Cobb身上。弗洛伊德就认为,人类的心灵在面对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被阉割掉时,会在创伤发生后的某一刻,找出某个象征作为恋物,借此弥补一段现实与心理的距离。而Cobb的恋物,就是Mal自杀前一刻遗留下的一个陀螺,因为它保存了Mal跟Cobb的所有关系,并且终止于这段关系结束的前一刻。所以陀螺的真正作用根本不是区分梦境与真实,而是延迟真实的感觉,当陀螺继续转动,Cobb遍清楚自己处于还有Mal存在的世界。当陀螺不再转动,Cobb便延迟承认这个没有Mal存在的世界。
Mal被植入了“这个世界是假的”的想法,所以无论是在梦中还是现实,她都会觉得世界是假的,她一定会自杀,她分不清现实还是梦境。就像《黑天鹅》中,Nina身着白天鹅的裙子,在追光灯下起舞、曼妙高雅,随后黑魔王出现并与她共舞。这只是Nina的一个梦,但这个梦正反映了Nina对于成为剧团领舞的渴望。怀揣着这种渴望,Nina努力去争取,但是总监却一直不认为Nina具备饰演黑天鹅的潜力,同时竞争者Lily的到来让Nina的焦虑越来越严重,她开始出现幻觉,分不清梦与现实,她总认为手上有伤口、抓背、幻想lily为了抢角色而勾引总监,镜子中的自己与不随真实的的自己移动,自己杀了黑天鹅。这也是Cobb对Mal的死亡愧疚的原因。
在电影的最后一幕,Cobb似乎终于摆脱了他的遗憾和对Mal的回忆,从恶魔中解脱出来,可以与他看起来是他真正的孩子-无论是投射还是现实-团聚。他脱离了由创伤与愧疚所构成的恋物,意识到这一刻Mal才算真正的死了。还有什么比老婆的死亡对Cobb来说还更真实的呢?
阿德勒认为,有些梦想是受挫的自我主张的实现,它们不会满足过去被压抑的欲望,而是预测个人即将采取的行动。荣格认为,有些梦是集体潜意识的种族的表达,是我们的大脑从遥远的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根据弗洛伊德的说法,梦指的是过去。根据阿德勒的说法,他们指的是未来。根据荣格的说法,他们指的是现在。
珍惜眼前人、枕边人、不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