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影视生活第一站时光网
(本文来自影视生活第一站时光网)时光网特稿如果要选世界上最苦逼的工作,电影导演肯定能算是其中一个。电影口碑或者票房好的话,导演当然没毛病可挑,但要是影片失利,导演就成了首当其冲的靶子,供影评人和观众肆意口诛笔伐。但让电影导演心力交瘁的不光是圈外人的非议,还有来自同行的恶评。要知道,导演之间的互评有时比影评人和观众恶毒百倍。
今年DC好不容易拍出了一部叫好又叫座的《神奇女侠》,导演派蒂·杰金斯正享受外界盛赞的时候,詹姆斯·卡梅隆却跑来泼冷水指责影片物化女性。但好在杰金斯迅速回怼“你懂啥,你又不是女人”,再加上卡梅隆业界闻名的片场直男作风,让杰金斯占尽了舆论的优势。
卡神指《神奇女侠》物化女性
《神奇女侠》女权之争还再继续,连第一代“神女”琳达·卡特都加入了战局。然而这样的争执在整个电影史上只是冰山一角,要说diss文化,电影圈比嘻哈界早了几十年。从伯格曼吐槽安东尼奥尼沉闷无趣,到今村昌平不服“师父”小津安二郎的电影“粉饰美好”,到特吕弗和戈达尔充满无尽谩骂和侮辱的世纪之撕,导演们的撕逼贯穿着整个电影史,也不断为影迷们提供着喜闻乐见的吃瓜素材。
每一位靠才华吃饭的电影导演都有一种“自己最牛X,别人是傻X”的傲气,棱角尖锐,无法圆融,就难免争执不断。导演间的撕X并不光是表面的嘴炮功夫,最终总会涉及到阶级基础,审美情趣,创作风格或者政治观点的差异。但这其实也有欢乐的一面,平日隐藏在摄像机后的导演亲自下场骂人,反而透露出最真实、可爱的形象。一起来看看哪位导演怼功堪称一流吧!
凯文史密斯VS蒂姆波顿
身为电影界最著名的喷子之一,凯文·史密斯骂过的人围起来估计能绕好莱坞一圈了:他抱怨詹妮弗·加纳拆散了他和本阿弗莱克的友谊;在《红色之洲》的首映上,他让正在谈论橄榄球比赛的哈维韦恩斯坦“闭上臭嘴(Shutthefu*kup)”;他批评保罗托马斯安德森的《木兰花》充满自以为是的傲慢……连他的处女作也是因diss而生,当初史密斯看了林克莱特的这部作品,直呼这种货色也配叫电影,于是撸起袖子拍出了《疯狂店员》。
可能是因为撕得太狠连自己都怕了,几年前凯文史密斯公开表示将从喷子界退休,理由是太老了骂不动了。回顾史密斯的战斗史,最经典的还是他和蒂姆·波顿的撕逼大战。
恶搞图《超人复活》夭折记
史密斯和波顿的恩怨要追溯到-年,当时华纳打算筹备拍摄《超人复活》,找来凯文史密斯担任编剧。后来蒂姆·波顿加入这个项目担任导演,史密斯曾开玩笑说:“蒂姆可能会让超人穿上全黑的衣服,手上拿着剪刀吧。”虽然波顿没有把超人改造成剪刀手爱德华,但他的到来确实让史密斯被炒了鱿鱼:波顿否定了史密斯最开始创作的故事,拉来一帮编剧重新改写了剧本。史密斯眼看自己辛辛苦苦写出的剧本被废了又没地说理,于是他四处分发已经写好的剧本,还在剧本上署名:X你妈,波顿(Fu*kyou,Burton)。
好在《超人复活》的项目后来夭折了,凯文史密斯和蒂姆波顿间的矛盾没有升华到新的高度。但在波顿执导的《决战猩球》公映后,两位电影人之间的战火一度被重新点燃。
决战猩球与凯文史密斯漫画对比
事情的起因是史密斯指责《决战猩球》结尾处,亚伯拉罕林肯的雕像被换成猩猩头的一幕抄袭了自己的漫画,还威胁要把波顿告上法庭。但没过多久,史密斯就在网上改口求和,说控诉抄袭只是一个玩笑,他不会真去法庭告状。可波顿不吃史密斯“开玩笑”这一套,冷漠回应说:“认识我的人应该知道我从来不看漫画书,更不会看凯文史密斯创作的东西。”被diss的史密斯还算机智,立刻回怼:“难怪《蝙蝠侠》拍成那个熊样。”
这段摩擦随着《决战猩球》口碑跌落谷底而落下帷幕,此后两位导演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波顿转战好莱坞六大,而史密斯依旧混迹在独立电影界,井水不犯河水。
沃纳·赫尔佐格VS阿贝尔·费拉拉
新德国电影运动四杰之一沃纳·赫尔佐格曾经和美国导演阿贝尔·费拉拉有过一段著名过节。
起因源自费拉拉年公映的经典电影《坏中尉》。当初费拉拉仅用18天就拍完了,可能他自己从没想到日后会有人对这个故事感兴趣。到了年,赫尔佐格推出了一部由尼古拉斯·凯奇和伊娃·门德斯主演的翻拍版。费拉拉知道赫尔佐格翻拍了自己的影片,而且还因此拿到一大笔酬劳后,直接气炸了。
费拉拉先是公开表示后悔没有保管好影片的版权,现在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别人糟蹋自己的作品。然后又在一次采访中说了更毒舌的话:“我对于这次翻拍的行为是永远不会原谅的。参与这部电影拍摄的人都应该下地狱!沃纳赫尔佐格这个导演完全是个根本不懂电影的人,尼古拉斯凯奇根本不能和哈威凯特尔相提并论,编剧威廉·芬克尔施泰因也是个不折不扣的白痴!”
担任编剧的芬克尔施泰因心平气和地回应说,新老版差别巨大,费拉拉只需要把翻拍版当做片名差不多的新作品就行了。简而言之就是让费拉拉别激动,消消气。而过了一段时间,赫尔佐格也做出了回应:“我不认识什么阿贝尔费拉拉。但是没关系,让他和堂吉诃德一样,与风车对战吧。”这段话的精髓日后可能被玛丽亚凯莉学去了,在她与欧美乐坛其他diva的竞争时几乎屡撕不爽。
费拉拉和赫尔佐格的矛盾并没有持续太久,到了年洛迦诺国际电影节,两位大导演就在私下修复关系,和好如初了。
莱恩·约翰逊VS贾森·雷特曼
对于混迹在好莱坞名利场的人来说,撕逼带来的不仅是烦恼,还有曝光度。《星球大战8》导演莱恩·约翰逊就深谙此道。早在年,刚刚拍完《追凶》《布鲁姆兄弟》的约翰逊还没什么名气,有一天他闲得无聊发了一条Twitter,写道想找个人撕逼,顺便自我宣传一下,增加自己的曝光度。能和约翰逊撕的人,需要满足三个条件:要是导演同行,要比约翰逊有名气,而且不怎么上Twitter(这样就确保能撕赢了)。
最终这个被精挑细选的假想敌就是贾森·雷特曼。当时雷特曼已经执导了《朱诺》《在云端》等影片,后者还拥有五项奥斯卡提名,而他和查理兹·塞隆合作的《青少年》也上映在即。锁定目标后,选择了一些比较刻薄但是又没有那么刻薄的话来攻击雷特曼,比如“雷特曼?更像错误的人吧(Reitman?MorelikeWRONGMAN)”这种不痛不痒的讽刺。在这之前,雷特曼已经好几年没用过Twitter了,在约翰逊的“挑衅”后,他过了很久才贴出一首来自NotoriousB.I.G.的歌曲《警告》(Warning)的链接。
在一轮冷到极致的不走心互怼之后,莱恩·约翰逊又在Twitter上挂出一篇长文,诉说了戏精boy的内心独白。文章里写道他和雷特曼如何相约到墨西哥,在烂醉如泥的情况下完成了一段公路旅行,并在一家小酒馆前大打出手,他还因此被打断了一根锁骨。长文最后,约翰逊写道:我们的恩怨将会继续下去。
其实谁都知道这次所谓的撕逼只是两位导演联合起来跟大众开的一次玩笑,也许纯粹为好玩,或者为新电影宣传,或者为提升各自的知名度。至少现在看来,莱恩·约翰逊的名声将随着的上映越来越响。
拉斯·冯·提尔VS尼古拉斯·温丁·雷弗恩来自丹麦的拉斯·冯·提尔和“老乡”尼古拉斯·温丁·雷弗恩是依旧活跃在欧洲电影圈的一对冤家导演。雷弗恩在很小的时候就认识提尔了,他的父亲AndersRefn曾经担任过拉斯丝执导的《破浪》《反基督徒》《忧郁症》等影片的剪辑师。雷弗恩长大后,和拉斯成了惺惺相惜的好友,可他们的友谊在年的戛纳电影节走到尽头。
拉斯·冯·提尔戛纳纳粹言论事件
一切都起始于拉斯·冯·提尔一句莫名其妙的言论。在主竞赛影片的映后记者会上,拉斯向记者说道:”我觉得我是一个纳粹信徒。”当他意识到自己应该为这句话解释一下时,却越描越黑:“因为我的家族来自德国,这令我很高兴,我不知道该说什么,但是我想我理解希特勒。”坐在旁边的克尔斯滕·邓斯特满脸懵逼,小声提醒导演别飙火车了。
虽然拉斯及时停止了话头,但是这段话还是让他受到了戛纳电影节最严厉的惩罚——组委会公开声明不欢迎拉斯,并表示对他的驱逐。雷弗恩正好带着《亡命驾驶》入围了当年的戛纳主竞赛,在随后的发布会上,他步调一致地对老友的言论进行了指责,对此,拉斯只回击了一句“F**khim”,宣告友情的结束。
第69届戛纳电影节首映红毯
在戛纳风波后,雷弗恩和拉斯鲜有正面交锋,直到去年戛纳电影节,雷弗恩带着旷世奇作《霓虹恶魔》亮相新闻发布会,有位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记者问他怎么看待和提尔的竞争。导演傲娇地撇着嘴说:“拉斯·冯·提尔嗑药嗑大了,他早就过气了。”聊嗨了之后,雷弗恩还爆出拉斯曾想睡他老婆但没有得逞的段子,一旁的艾丽·范宁也只能露出一个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不得不说,雷弗恩第二回合的撕相有些难看。
两位导演的撕逼第三集在今年4月份上演。拉斯接受杂志采访时,谈到了他和雷弗恩的过节。拉斯称雷弗恩是个令人不愉快的投机分子,还说起年戛纳的纳粹事件:”他(雷弗恩)原本可以帮我逃离无尽的痛苦,我的发布会后紧接着就是他的发布会,他可以告诉大家:‘拉斯是个白痴,拍了很多烂电影,但是他不是纳粹。我认识他已经不知道过久了。’但是他没有,这让我花了三年时间才摆脱法国警察。“在这段采访中,拉斯也不避讳地夸赞了雷弗恩的天赋,也许这是他对这位后辈说过的最好听的话了。
从拉斯和雷弗恩的作品就能看出,这两位丹麦导演都有着强烈的作者风格和性格特质,尖锐到难以调和或妥协。他们相爱相杀的故事,恐怕在未来能继续凑成一部长篇连续剧。
斯派克·李VS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昆汀·塔伦蒂诺、泰勒·派瑞斯派克·李是好莱坞成名最早的黑人导演之一,一直到现在,他在黑人导演领域的地位也几乎无人能撼动。斯派克早期执导过《稳操胜券》《为所应为》《丛林热》等影片,也让他成为戛纳电影节和威尼斯电影节的常客。
但斯派克·李在世界影坛的名气不仅来自这些经典电影,更源于他肆无忌惮的大胆言论。
近几十年来,好莱坞一直试图维护黑人为代表的少数群裔的权益,斯派克·李则是其中最积极的一份子。他如同朝阳群众一般,几十年如一日地保持着战斗的激情,撕遍天下无敌手,树立了比凯文史密斯还资深许多的喷子形象。
所以当昆汀·塔伦蒂诺的电影中经常出现“黑鬼”(Nigger)这个词汇的时候,斯派克·李率先坐不住了。塔伦蒂诺执导的《危险关系》上映后,斯帕克对这部出现了38次“黑鬼”的影片表示抗议:“昆汀对这个词很迷恋啊…他想用这个词让自己成为一个光荣的黑人吗?”
昆汀迅速反击称:“作为一名编剧,我拥有创作任何我想要创作的角色的权力。至于因为我是白人所以不能在电影里说太多遍‘黑鬼’,这本身就是种族歧视。”谁叫美国是政治正确到矫枉过正的国家呢?
斯派克李怒怼“姜戈”
当《被解救的姜戈》上映时,斯派克·李又气炸了,表示不会去看影片,讥讽“美国废奴战争不是塞尔乔莱昂内式的意大利西部片”,并批评影片“不尊重黑人祖先”。而昆汀只在采访中回应了一句:“我不会再和斯派克李那个婊子养的(sonofb**ch)合作了(两人曾经合作过《6号叩应女郎》),他应该庆幸有我陪他拍电影的日子,但是未来不会有这样的机会了。”
斯派克和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过节也源于种族问题。年为《圣安娜奇迹》宣传时,斯派克指责伊斯特伍德在《父辈的旗帜》里抹杀了黑人对二战的贡献。东木老爷子回答说:“我之所以没加上黑人角色,是因为在硫磺岛上举旗的人里就没有黑人,斯派克李真应该闭上嘴巴。”后来斯派克李主动与伊斯特伍德求和,把喷人的精力转移到别人身上了。
这个别人就是黑人导演泰勒·派瑞。年,斯派克批评派瑞创作的《黑疯婆子》系列一无是处,没有给黑人群体带来任何帮助。而派瑞的反击则异常简洁明了:“我希望斯派克李下地狱!”但很快斯派克又向派瑞伸出了和好的橄榄枝,物色新的对象了。
直到现在,斯派克·李依旧活跃在好莱坞撕逼的最前线,他心中似乎总是有股难以化解的怒气,也永远充满怼人的激情,也许这份愤怒才是他高产的灵感来源和创作动力。戈达尔VS特吕弗
让-吕克·戈达尔弗朗索瓦·特吕弗的恩怨是电影导演撕逼史中难以绕过的一环。这两位新浪潮运动的代表人物相识于青年时期,他们偶然间走进了巴黎同一家电影院,坐在同一个影厅的同一排看了同一场电影。在这之后,他们又都加入了安德烈·巴赞的《电影手册》担任影评人,一起掀起了新浪潮的大旗。
与其说戈达尔和特吕弗是朋友,不如说他们是战友。他们关系中和谐的一面,随着新浪潮运动的兴起达到高潮,也随着运动的失败而结束。
年,特吕弗凭借《四百击》大获成功后,他把自己编纂的《筋疲力尽》故事梗概交给了戈达尔,让后者加以修改拍成电影。最终这部影片在巴黎夺得柏林电影节的银熊奖,和一起,成为新浪潮最经典的代表作。
年五月风暴在法国打响,特吕弗和戈达尔在戛纳电影节期间联合发起了“攻占电影宫”运动,号召抵制戛纳电影节,呼应当时在法国上下沸沸腾腾的罢工罢学运动。这也是戈达尔和特吕弗最后一次并肩作战。
克洛德·勒卢什、戈达尔、特吕弗、路易·马勒、罗曼·波兰斯基攻占电影宫
随着年代新浪潮运动的终结,两人的创作方向朝着不同的方向前进,交集越来越少,关系也越来越疏远。人们普遍认为,特吕弗在60年代后电影风格走向了商业主义,而戈达尔更诉诸于政治,这也为他们矛盾的激化埋下了诱因。
两人的交恶从年特吕弗的一部《日以作夜》开始。影片故事讲述了特吕弗拍摄影片的经历,并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获奖之后,戈达尔写了一封长信,用极其严苛的话进行了尖锐的批评,称“特吕弗从来不懂电影,之后他不过是在讲故事罢了”。而特吕弗也毫不客气地回信骂道:“你的行为就像一坨SHI!”从此之后这对昔日的战友再也没有说过一句话。
而在年特吕弗的《最后一班地铁》上映并获得成功后,戈达尔本想拉上夏布洛尔、里维特等一众新浪潮的老将攒个局叙叙旧,特吕弗也在邀请的行列。戈达尔在邀请中说道:“无论如何,我们的友谊尚存。”可特吕弗的反馈彻底断送了两人和好的可能。在回信中,特吕弗不但拒绝了邀约,还恶毒地说了句:“如果你打算拍下一部自传,片名可以叫《一坨shi就是一坨shi》。”最终到特吕弗年去世,两人都没有化解恩怨。
在特吕弗去世后,戈达尔曾写到过这段过往:“如果说我们在一点一点撕碎对方,那只是因为我们都害怕会先被对方生吃掉。”
上述导演的纷争只是冰山一角,除斯派克·李、凯文·史密斯外,文森特·加洛、大卫·柯南伯格英格玛·伯格曼约翰·卡朋特也都是撕逼界中的战斗机。不论历史还是未来,总会有一些“善喷”的导演,在强烈的自我表达欲望下,寻找一个又一个新的对象,发动起一场又一场新的进攻。
创作不停,撕X不止,似乎就是电影圈人际关系的真谛。在这片盛产故事的土地上,从来不缺乏抓马的现实。毕竟,优秀的艺术源于生活,有趣的生活始于撕X。
(更专业的影视媒体,更全面的票务周边服务,尽在时光网)
更专业的影视媒体,更全面的票务周边服务,尽在时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