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中的美与苦难教育
——读《青铜葵花》有感
兴化市戴南中心小学周茜
第一次读《青铜葵花》是在小学五年级的暑假,小时候我会单纯地觉得这本书的名字很好听,读起来也小心翼翼的,生怕自己辜负了这本好书。可能因为阅读水平的限制,当时我并没有深刻体会到作品中的苦难;但是,它却在我心中种下了一个种子——美、爱与悲悯之心。直到现在,我还常常忆起被雨冲刷得干净的青石板路、依水而生的芦苇荡、洁白漂亮的芦花鞋、光看文字就令人害怕的蝗灾……可以说,《青铜葵花》这本书奠定了我最初对于美和爱,伤感与别离的感知。
现在工作了,教孩子们读书,我又一次捧起这本书,却有着不一样的感觉。最让我没有预料的是,在读它的过程中我流泪了若干次:在葵花爸爸坠河后葵花躲进葵花田的时候,在青铜哭着要收下葵花的时候,在青铜大雪天里买芦花鞋光着脚踩在雪地里的时候,在葵花独自一人登上去江南的大船给奶奶挣医药费的时候……在所有面临着苦难却散发着人性美的时候。我读着这样的文字,浮在眼前的是苦难的经历,留在心里的却是人性的温情和美丽。
所以,尽管这本《青铜葵花》是属于儿童文学,但是对于成年人来说,它依然具有艺术魅力。《青铜葵花》里纯真善良的人们、美好和谐的生活与复杂枯燥的成人世界是相对立的,因此我又一次阅读这本书的时候,唤起了我孩童时光的回忆,就像春雨一样滋润着我的心田。
重温这本书时,我常常被书中的文字和语言所动容。仅仅是文字和语言,就散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像鸟一样雪白柔软的芦花鞋、像水一样从天空泻下来的朦朦胧胧的绿色、“一船茅草,简直就像一船金子”、觅食归来的鸟在霞光里像是用剪子剪出的剪纸……读到这些文字时,脑海里浮现是一幕幕唯美的油画。孩童时接触这样的文字,让我对美有了最初的感觉,以至于在上中学后,写作也经常追求这种唯美细致的景物描写。而当现在再读这本书,仿佛让我的心又重回了孩童时的纯真纯净。文字和语言的力量是强大的。我想,对于孩子而言,优美的富有表现力的文字可以让他们的思维畅想,想象笔下的世界,同时还会引导孩子对美的事物的感知。也许就是童年生活里出现的这样一部好作品,让我很早就懂得去观察大自然,将眼中之物转化为内心的画卷。
我很爱曹文轩先生笔下的乡村世界,高高的麦垛、旋转的风车、俯首的耕牛,还有辛勤劳作的人们都成为他日后笔下的风景,而在天地间独自奔跑时扑面而来、吹净天地的风和头顶上高远的天空、脚底下凝重的土地铸就了他作品里开阔、通透、旷达的品格。他在水边长大,江南婉转澄净的水色、温柔倔强的水韵成为流淌在他作品中的血脉烙印,所以他笔下的少年人物往往带有一种天真的执拗,或是一种单纯的坚强。
“葵花很孤独,是那种一只鸟拥有万里天空而却看不见另外任何一只鸟的孤独。这只鸟在空阔的天空下飞翔着,只听见翅膀划过气流时发出的寂寞声。”
“青铜很孤独。一只鸟独自拥有天空的孤独,一条鱼独自拥有大河的孤独,一匹马独自拥有草原的孤独。”
青铜和葵花都是孤独和不幸的,他们经历着那个年龄本不该经历的事情,但他们也有着超出他们年龄的担当和责任。青铜放弃上学的机会给妹妹葵花,冒雪卖芦花鞋为葵花攒钱照相,制作冰项链帮助葵花表演节目,捉萤火虫为葵花照明写作业;而葵花勤劳聪慧、善解人意,给家人带来温暖……我深深地被这两个苦难中的孩子打动。其实可以说,青铜一家人都是善良的,更甚者,小说中描写的人物都是善良而富有同情心的。(虽然嘎鱼一家曾欺辱过青铜家,但在青铜奶奶病危时及时伸出的援手也展现出他们善良的本心。)但唯一不同的是,青铜和葵花有着不同于成年人的单纯。他们和大人一样经历苦难,但是他们的心性却像水一样纯净。当我读到青铜卖芦花鞋坚持不涨价,葵花登上去江南的大船采银杏叶时,我感动于孩童纯真的心性、苦难中的真诚与担当。
青铜与葵花是关于成长的寓言,象征成长历程中相伴相生的两面:快乐与苦难。成长如此,人生亦是如此。大麦地这片土地给予大麦地人如诗画般的田园风光,也带给他们无数的灾难。他们贫穷而饥饿,或失去亲人,或遭遇疾病,或变得一无所有,但他们历经苦难依然乐观而坚韧地生存。即使没有钱上学、没有房子居住,没有钱治病,青铜的奶奶总是慈爱地看着青铜和葵花,青铜的爸爸妈妈总是勤劳耕作,青铜一家总是欢声笑语。
对我而言,《青铜葵花》还教会了我怀有悲悯之心和面对苦难的勇气。曹文轩曾言:“《青铜葵花》在享乐主义泛滥的今天,无疑是另一种声音。它进行的是一种逆向的思考。它是对苦难与痛苦的确定,也是对苦难与痛苦的诠释。”很多时候我们会忽视苦难的价值,但其实苦难对孩子心灵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在当今时代,在苦难面前叫苦连天、手足无措、不堪一击的孩子比比皆是,甚至是大人。也许,对于孩童的教育,我们还一直缺乏着关于苦难的、关于担当的教育。而《青铜葵花》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关于苦难的教育书。正如曹文轩所言:“乐观主义,是一种深刻认识苦难之后的快乐,那才是一种真正的、有质量的快乐。”也许只有直面苦难,才能真正做到乐观,才能真正拥有面对苦难而处变不惊的风度。
作者简介
周茜
周茜,中共党员,江苏师范大学优秀毕业生。作为戴南中心小学的一名新教师,她喜爱读书,专注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不断钻研求进,多次指导学生征文比赛并获奖。她把教学视为教学相长的艺术,致力于每一位学生的成长。
如果可以,成为一名像孔子一样有智慧的教师
——读《论语里孔子的教育智慧》有感
兴化市戴南中心小学满海婷
孔子乃“千秋帝王之师,万事人伦之表”,他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几千年来一直被人们所推崇,而在读了何伟俊主任的《论语里孔子的教育智慧》之后,我对孔子的教育思想也有了更深的感悟。何主任作为一名资深的教育人,在书中为我们归纳了《论语》里孔子的七大“教育智慧”:善学乐教、因材施教、寓教于评、躬行而教、教学相长、师生情浓、立德树人。
我想,假如孔子是我们学校的老师,他一定会是那个最受学生喜欢的老师;或者说如果我是学生,我也会想拥有像孔子这样的老师。为什么会这么说呢?我觉得他最有魅力的点就在于:他在给学生做好榜样示范作用的同时,又能平等对待、关心呵护每一位学生。
孔子曾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他不仅注重言传,更重视身教,以身作则,无声施教。他是学生的表率,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先做到,让学生真心佩服、敬仰。所以想让学生喜欢上学习,说多少遍“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都没有用,因为没有把学习当作乐趣的老师,教不出把学习当作乐趣的学生。所以孔子他在教导学生之前,自己先做到了好学、乐学、善学,他的“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学习激情足以感染学生。
教育心理学表明,教师的榜样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从幼儿园儿童到大学生都有模仿教师行为的倾向,也就是所谓的“向师性”。试想,哪个学生不希望自己有一个博学多识的老师呢?反思我自己,像孔子这样的榜样示范作用还没有做到位。自己有的时候备课不够细致,对某些歌曲背景和意义的理解没有完全深入透彻,在给学生讲的时候会模棱两可;有时候备课偷懒,课堂环节设计简单,缺乏音乐课应有的活力和趣味。所以,作为一名老师,应该向孔子学习,做一个“学”者——先学者、善学者、博学者、好学者、乐学者,不断加强自己的师德修养,不断使自己的专业技能更加精湛,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只有从老师我们自己做起,才能让学生做到更好。
而孔子作为“万世师表”,他不仅有严肃认真、兢兢业业的文化知识教学,还有和弟子们平等对话、和睦相处的生活教育。这才是最让我敬佩的地方。一般比较德高望重的老师,都会让学生有一种距离感,而孔子却能“爱生如子”,成为学生们的良师益友,而且他不管贫富、贵贱,对学生一视同仁,也就是“有教无类”。并且他能够尊重并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以表扬、激励学生为主,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让其潜能、特长得到充分发挥。
作为年轻教师,跟一年级的小朋友相处更有亲和力,也会有不少共同的兴趣点,所以和学生之间相处有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我觉得还是比较容易的。但是我觉得很困难的是,根本做不到对学生一视同仁。中华传统文化中非常强调“平等”的思想,“不患寡而患不均”,上大学的时候很多老师也都告诉我们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可是尽管我一直提醒自己,但总会不由自主地对几个乖巧听话的学生偏袒一些,而对一些比较调皮的学生就会严格一些。这肯定是不行的,我要向孔子学习,善于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且对他们的这些优点适当给予表扬,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再进一步。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需要老师一视同仁,因材施教,这样才能让他们最大限度得到发展。
所以,如果可以的话,我想成为一名像孔子一样有智慧的教师,在自己发光的同时,也让我的学生闪闪发光,一起奔赴属于我们的星辰大海!
作者简介
满海婷
满海婷,兴化市戴南中心小学音乐老师,性格开朗,乐观向上,对工作充满热情,认真负责敬业,对学生充满爱心和耐心,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在新入职教师赛课活动中获一等奖,在兴化市小学音乐视频比赛中获一等奖,兴化市新教师技能展示中获一等奖。
学思结合,笃行不怠
——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兴化市戴南中心小学朱晨菲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作为一本教师必读书目,既能指点新老师走过职业生涯初期的迷津,亦可帮助青年教师点明成长的方向,亦或是对成熟教师的教育教学产生新的启示。无论何时重读此书,总能收获满满,书本上的一条条建议仿佛浮现在眼前,一声声叮咛好似回荡在耳边:自由、阅读、劳动、记忆、思考、教学……
教育面对的是鲜活的儿童,教学指向学生的“学”,而非教师的“教”。《给教师的建议》一书站在儿童的立场上,为每一位儿童的“学”着想,读罢此书,我有几点关于学生“学”的感想。
一、让学生有参与感
很多时候,课堂上总是老师和优等生扮演“主角”,后进生由于遇到困难,发出信号后又没有得到及时的回应,进而感觉到自己与课堂格格不入,甘愿退出舞台,从而恶性循环,越来越跟不上节奏,从“后进生”变成“学困生”。
苏霍姆林斯基提到:“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儿童的良好情绪,对培养学习愿望起着很大的作用。教师的任务就是要不断地发展儿童从学习中得到满足的良好情感,以便从这种情感中产生和形成一种情绪状态,即强烈的学习愿望。”教师需要